桃花锦浪:番外篇(一) 第2页
才还在嬉皮笑脸逗乐的七符眼里流出泪来,一头扑到梁老爷怀里,用细瘦的胳膊紧紧箍住他,箍得梁老爷连声咳嗽起来。
七符哭得涕泗横流,呼喊道:“您要真是我爹,该有多好啊——!” 这一声叫,还真叫来一个爹。
梁老爷将他收为义子,赐姓为梁,七符作小名,大号为“怀璧”。
七符跟在梁老爷身边,梁老爷有时教他读书识字,有时教他用剑。
七符聪明机灵,学甚么会甚么,学得有模有样,唯独字写不好看,歪歪扭扭,跟梁老爷那手疏狂潇洒的书法没得比。
梁老爷就握着七符的手教他写,轻重顿挫,下笔落得字好生漂亮。
七符与有荣焉,“好好好,再多教几个?” 如若今日梁老爷心情甚佳,那么他便多教几个。
如若梁老爷心情差了些,便拍直他的背,“想也别想。
” 七符真想梁老爷每天都高高兴兴的,可他当上梁老爷的儿子后,也难伺候他的喜怒无常。
临近上元节,梁老爷的脾气一日比一日古怪,他或许也知自己暴戾易怒,于是出门喝酒时再不带上七符。
七符给酒坊的店小二提前留下银子,若哪日见梁老爷又醉死在店里,定要派马车将他安全送回家。
这不过一句话的事,店小二见有银子收,乐得办这差事。
也不知初见梁老爷时,他怎么一个人醉倒在街上的。
七符想想,那天要不是他,或许梁老爷真死了也说不定。
直至深夜,店小二派马车将梁老爷送回来,七符出门接人,见马车里除了梁老爷以外,还躺着一个喝醉的。
这人七符也认识,是梁宅的邻居,姓方,七符碰见了也唤一声方叔。
七符将梁老爷架下马车,没走几步,梁老爷推开他,扶着墙呕吐了半晌,一个不慎,一头跌在门前。
“爹!”七符正要将他扶起来。
耳听着隔壁的婆娘铁氏骂道:“你啊!你还敢回来?怎么不喝死你个王八蛋!你出去,你恶心不恶心,给我滚!滚!” 后面骂滚,纯属方叔活似个狗皮膏药一样贴着自家夫人不放,低声下气地求饶,好没骨气。
吵吵闹闹,打打骂骂的,也很快关上了门。
隔壁传来女人隐隐的哭声,大抵是在埋怨他;方叔的声音模糊不清,但温声细语的,想必是在哄了。
七符也抻开手脚干活,去拉起地上的梁老爷。
他站起来,半身力量都靠向七符,含混不清地问道:“成碧,你回来啦?” 七符一听,就知他又在念叨他的那位夫人了。
他恨恨道:“回来也被你气死了!她要看见你这样,肯定担心得不得了!” 他就说:“恩,我知错了……” 七符扶着他一脚深一脚浅地走回屋中,等梁老爷喝过醒酒汤,七符手脚并用地爬过去,贴在梁老爷身边小声问:“爹,以后不喝酒了,行不?上元节,我带你去看花灯罢?” 前段时日,梁老爷伤风寒,郎中来家中诊脉。
七符才得知梁老爷是有旧伤在身的,身上也有诸多疤痕,犹似破条篓子千疮百孔,更应该多多休养。
七符想起来自己早死的爹娘,有些怕了,才对梁老爷说出这样的话。
梁老爷似乎有一时是清醒的,听到他说得话,抬手拍了拍七符的背,但甚么也没说。
翌日,七符从床上爬起来穿衣,还没蹬上鞋,一盏画着铁角蟋蟀的碧纱灯笼托到了他面前。
七符眼睛一亮,“这是甚么!” 他伸手抱过来,越过梁老爷看见满桌的竹篾与碧纱,还有丹青笔墨,就猜这灯笼是他亲手扎的。
他问:“喜欢吗?” 七符高兴得快蹦起来了,“喜欢喜欢!多扎几个,我拉到街上去卖,肯定人人都喜欢!这上头画得是甚么?蛐蛐儿?真好看啊。
爹,我都不知道你还会画画!” 梁老爷笑着抱起七符,让他将灯笼挂在了门檐上。
眼见就要到上元节,不料前一天夜里,梁老爷启程出发,说要赶去幽都拜会一位故人。
梁老爷说,那人是他的恩师。
启程前,梁老爷与七符一同用饭。
七符一边给他夹肉,一边问道:“他找你干甚么啊?” 梁老爷笑了一笑,说:“没甚么。
”他静默了片刻,又问七符,“你有没有想过,长大之后要成为甚么样的人?” 七符嘻嘻道:“我以前饿肚子的时候,就想长大后要变得很有钱很有钱,每天都有吃不完得好东西。
就那个五香蚕豆,我吃一包,脖子上还要挂一包,走到哪儿香到哪儿!香死他们!” “那现在呢?” “现在?”七符想了想,“爹教我读书以后,我呢,虽然没学多久,但也明白一些道理。
昨日我读《孟子》,先师有言‘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 他背得头头是道,一字不差。
“我知道人挨饿时多么难过,也想着城隍庙里其他的小乞丐们以后都有饭吃。
” 梁老爷怔怔看着七符,又说:“你去接济他们,他们往后就离不得你。
一人、两人还好,倘若是一城、十城,甚至一国的人都仰赖你的兼济,你当如何?” 这倒问得七符一愣。
梁老爷看他被问住的样子,不由地一笑,“你还小,我跟你说这些干甚么……好了,我要走了……” 七符起身帮他披上鹤氅。
他想了很久,赶在梁老爷出门前,七符忽然说道:“可有些事情,必得有人去做,对不对?” 梁老爷顿住脚步,“甚么?” 七符道:“哪怕是一人、两人,也不错啊!我就一条破命,能有办法救上一个人,想想已经很了不起了!就像爹一样,对于我来说,你比庙里的观音菩萨、如来佛祖都厉害。
我吃苦受难时,磕头求他们,头都磕破了也不管用。
你给了我一口饭吃,还教我读书认字,没有你,兴许我这辈子都不可能有这样好过的时候。
” “七符……” 他目光坚定,回答道:“我想跟你一样,成为你这样的人。
” 梁老爷怔愣许久,忽而笑叹一声,伸手将七符搂进怀中,“谢,谢谢……” “干么谢我?”七符一头雾水,“对了,爹甚么时候回来?我还说明天带你去看灯会呢。
” “幽都来回不过半日路程,我晚上就归,届时一起去看灯罢。
” “好!还有……今日用作祈福的天灯要在清晨放出去,我看你是赶不上了。
”七符有些羞愧,“上面要写清楚名姓,我还没问过爹,您叫甚么名字呢。
” “慎行。
梁慎行。
” 梁慎行在七符手掌中写了一遍,七符很快记住。
送他上了马车,七符挥手,“早点回来——!” 七符在天灯上写他名字的时候,还嘟囔这名字真熟悉,仿佛在哪里听过,只是一时半会儿想不起来了。
清晨放完天灯,七符就将院内外打扫得干干净净,等着梁慎行回来。
白天里又落细雪了,沙沙的,如同盐霜。
七符扫院子的时候,听见隔壁家那婆娘惊声尖叫起来,接着一阵阵哭嚎哀求,夹杂男人的喝骂,吵得人心惊肉跳。
七符赶忙跑去看,就见院当中站着一锦衣公子,带着数名家仆找上门来。
一家仆抱住方叔的叁丫头就往门外跑,另外几名家仆拦住方叔和妻子铁氏,将他们按在地上一顿虎揍,威吓他们不要叫喊。
那锦衣公子姓赵。
望都赵氏算是当地名门,这赵公子整日游手好闲,不干正事,仗着自家财大势大,到处横行霸道。
今日是看上方叔家的叁女儿生得跟明珠似的,玲珑可爱,起了歹心要将她抬进府中作妾。
方叔和铁氏都不愿意,护着女儿不让赵公子带走,这才争抢起来。
赵家家仆都懂拳脚武功,方叔夫妇哪里是他们的对手?连
七符哭得涕泗横流,呼喊道:“您要真是我爹,该有多好啊——!” 这一声叫,还真叫来一个爹。
梁老爷将他收为义子,赐姓为梁,七符作小名,大号为“怀璧”。
七符跟在梁老爷身边,梁老爷有时教他读书识字,有时教他用剑。
七符聪明机灵,学甚么会甚么,学得有模有样,唯独字写不好看,歪歪扭扭,跟梁老爷那手疏狂潇洒的书法没得比。
梁老爷就握着七符的手教他写,轻重顿挫,下笔落得字好生漂亮。
七符与有荣焉,“好好好,再多教几个?” 如若今日梁老爷心情甚佳,那么他便多教几个。
如若梁老爷心情差了些,便拍直他的背,“想也别想。
” 七符真想梁老爷每天都高高兴兴的,可他当上梁老爷的儿子后,也难伺候他的喜怒无常。
临近上元节,梁老爷的脾气一日比一日古怪,他或许也知自己暴戾易怒,于是出门喝酒时再不带上七符。
七符给酒坊的店小二提前留下银子,若哪日见梁老爷又醉死在店里,定要派马车将他安全送回家。
这不过一句话的事,店小二见有银子收,乐得办这差事。
也不知初见梁老爷时,他怎么一个人醉倒在街上的。
七符想想,那天要不是他,或许梁老爷真死了也说不定。
直至深夜,店小二派马车将梁老爷送回来,七符出门接人,见马车里除了梁老爷以外,还躺着一个喝醉的。
这人七符也认识,是梁宅的邻居,姓方,七符碰见了也唤一声方叔。
七符将梁老爷架下马车,没走几步,梁老爷推开他,扶着墙呕吐了半晌,一个不慎,一头跌在门前。
“爹!”七符正要将他扶起来。
耳听着隔壁的婆娘铁氏骂道:“你啊!你还敢回来?怎么不喝死你个王八蛋!你出去,你恶心不恶心,给我滚!滚!” 后面骂滚,纯属方叔活似个狗皮膏药一样贴着自家夫人不放,低声下气地求饶,好没骨气。
吵吵闹闹,打打骂骂的,也很快关上了门。
隔壁传来女人隐隐的哭声,大抵是在埋怨他;方叔的声音模糊不清,但温声细语的,想必是在哄了。
七符也抻开手脚干活,去拉起地上的梁老爷。
他站起来,半身力量都靠向七符,含混不清地问道:“成碧,你回来啦?” 七符一听,就知他又在念叨他的那位夫人了。
他恨恨道:“回来也被你气死了!她要看见你这样,肯定担心得不得了!” 他就说:“恩,我知错了……” 七符扶着他一脚深一脚浅地走回屋中,等梁老爷喝过醒酒汤,七符手脚并用地爬过去,贴在梁老爷身边小声问:“爹,以后不喝酒了,行不?上元节,我带你去看花灯罢?” 前段时日,梁老爷伤风寒,郎中来家中诊脉。
七符才得知梁老爷是有旧伤在身的,身上也有诸多疤痕,犹似破条篓子千疮百孔,更应该多多休养。
七符想起来自己早死的爹娘,有些怕了,才对梁老爷说出这样的话。
梁老爷似乎有一时是清醒的,听到他说得话,抬手拍了拍七符的背,但甚么也没说。
翌日,七符从床上爬起来穿衣,还没蹬上鞋,一盏画着铁角蟋蟀的碧纱灯笼托到了他面前。
七符眼睛一亮,“这是甚么!” 他伸手抱过来,越过梁老爷看见满桌的竹篾与碧纱,还有丹青笔墨,就猜这灯笼是他亲手扎的。
他问:“喜欢吗?” 七符高兴得快蹦起来了,“喜欢喜欢!多扎几个,我拉到街上去卖,肯定人人都喜欢!这上头画得是甚么?蛐蛐儿?真好看啊。
爹,我都不知道你还会画画!” 梁老爷笑着抱起七符,让他将灯笼挂在了门檐上。
眼见就要到上元节,不料前一天夜里,梁老爷启程出发,说要赶去幽都拜会一位故人。
梁老爷说,那人是他的恩师。
启程前,梁老爷与七符一同用饭。
七符一边给他夹肉,一边问道:“他找你干甚么啊?” 梁老爷笑了一笑,说:“没甚么。
”他静默了片刻,又问七符,“你有没有想过,长大之后要成为甚么样的人?” 七符嘻嘻道:“我以前饿肚子的时候,就想长大后要变得很有钱很有钱,每天都有吃不完得好东西。
就那个五香蚕豆,我吃一包,脖子上还要挂一包,走到哪儿香到哪儿!香死他们!” “那现在呢?” “现在?”七符想了想,“爹教我读书以后,我呢,虽然没学多久,但也明白一些道理。
昨日我读《孟子》,先师有言‘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 他背得头头是道,一字不差。
“我知道人挨饿时多么难过,也想着城隍庙里其他的小乞丐们以后都有饭吃。
” 梁老爷怔怔看着七符,又说:“你去接济他们,他们往后就离不得你。
一人、两人还好,倘若是一城、十城,甚至一国的人都仰赖你的兼济,你当如何?” 这倒问得七符一愣。
梁老爷看他被问住的样子,不由地一笑,“你还小,我跟你说这些干甚么……好了,我要走了……” 七符起身帮他披上鹤氅。
他想了很久,赶在梁老爷出门前,七符忽然说道:“可有些事情,必得有人去做,对不对?” 梁老爷顿住脚步,“甚么?” 七符道:“哪怕是一人、两人,也不错啊!我就一条破命,能有办法救上一个人,想想已经很了不起了!就像爹一样,对于我来说,你比庙里的观音菩萨、如来佛祖都厉害。
我吃苦受难时,磕头求他们,头都磕破了也不管用。
你给了我一口饭吃,还教我读书认字,没有你,兴许我这辈子都不可能有这样好过的时候。
” “七符……” 他目光坚定,回答道:“我想跟你一样,成为你这样的人。
” 梁老爷怔愣许久,忽而笑叹一声,伸手将七符搂进怀中,“谢,谢谢……” “干么谢我?”七符一头雾水,“对了,爹甚么时候回来?我还说明天带你去看灯会呢。
” “幽都来回不过半日路程,我晚上就归,届时一起去看灯罢。
” “好!还有……今日用作祈福的天灯要在清晨放出去,我看你是赶不上了。
”七符有些羞愧,“上面要写清楚名姓,我还没问过爹,您叫甚么名字呢。
” “慎行。
梁慎行。
” 梁慎行在七符手掌中写了一遍,七符很快记住。
送他上了马车,七符挥手,“早点回来——!” 七符在天灯上写他名字的时候,还嘟囔这名字真熟悉,仿佛在哪里听过,只是一时半会儿想不起来了。
清晨放完天灯,七符就将院内外打扫得干干净净,等着梁慎行回来。
白天里又落细雪了,沙沙的,如同盐霜。
七符扫院子的时候,听见隔壁家那婆娘惊声尖叫起来,接着一阵阵哭嚎哀求,夹杂男人的喝骂,吵得人心惊肉跳。
七符赶忙跑去看,就见院当中站着一锦衣公子,带着数名家仆找上门来。
一家仆抱住方叔的叁丫头就往门外跑,另外几名家仆拦住方叔和妻子铁氏,将他们按在地上一顿虎揍,威吓他们不要叫喊。
那锦衣公子姓赵。
望都赵氏算是当地名门,这赵公子整日游手好闲,不干正事,仗着自家财大势大,到处横行霸道。
今日是看上方叔家的叁女儿生得跟明珠似的,玲珑可爱,起了歹心要将她抬进府中作妾。
方叔和铁氏都不愿意,护着女儿不让赵公子带走,这才争抢起来。
赵家家仆都懂拳脚武功,方叔夫妇哪里是他们的对手?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