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小太监是个机灵的,话音一转:“既然大人不方便放奴才进去,可否行个方便,代为通传一声,跟九公主说声,陛下今晨起来身子欠佳。
” 阿晋听着,心里冷笑几声,小皇帝前几日来时,不是硬气得狠吗? 怎么世子爷一回来,就身子欠佳了。
圣上伙同张家想要害死世子爷的事情,主子碍于九公主的情面,不计较,他阿晋可不是泥人捏的脾气。
他上前,一把扯住小太监的衣领子,好不客气的将人扔下台阶。
“你是什么东西?也敢来公主府门前造次。
” 那小太监见他动怒,吓得头也不回的爬着走了。
回宫复命时,将公主府前发生的情景添油加醋的说了一番。
宣辰已经清醒了几分,此刻正躺在床上,喝着太医煎的汤药。
他为天子,今日抱病不曾出现在早朝之上,竟是连半个来问候的人都没有。
听完小太监所言,他猛然摔掉手中的药碗,苦涩的药味瞬间在空气中弥漫开来。
“好,好你个裴砚止。
” 宣辰嘶哑着声音,发出怒吼,延庆门的匾额是当年高祖建国时亲手所题,寓意着南梁江山永世昌盛,延年有余庆,他杀死了张氏父子还不够,又将头颅悬在延庆门下,这分明是在打他的脸,嘲讽他根本不配为南梁的君主。
如今又将阿姐困住,就连他们亲姐弟两见面,都要看他的脸色。
宣辰心中实在憋屈。
药碗一直滚落到殿门前,一身白衣的男子弯腰将碗捡了起来,动作轻柔的递给了旁边的太监。
宣辰见来人是崔衍,心中宽慰了几分。
时至今日,宫中人人都碍于摄政王的威严,对他这个皇帝敬而远之,这种情景,也只有崔衍是唯一一个过来看望他的人了。
做皇帝做到这个份上,宣辰自然觉得失败不已,可若真追究起来,这一切的罪魁除了裴砚止还有谁。
崔衍听说了今日朝堂之事,昨夜顾随带着禁军奉圣旨连夜奔赴张江,将张氏男丁尽数斩杀,已经在城中激起不小的风波。
次日京中传得沸沸扬扬,说是张氏父子密谋刺杀摄政王事迹败露,圣上下旨严惩张家。
崔衍知道这并非事情真相,又听说圣上早朝时,圣躬欠安,猜到宫里大概是出事了。
却没
” 阿晋听着,心里冷笑几声,小皇帝前几日来时,不是硬气得狠吗? 怎么世子爷一回来,就身子欠佳了。
圣上伙同张家想要害死世子爷的事情,主子碍于九公主的情面,不计较,他阿晋可不是泥人捏的脾气。
他上前,一把扯住小太监的衣领子,好不客气的将人扔下台阶。
“你是什么东西?也敢来公主府门前造次。
” 那小太监见他动怒,吓得头也不回的爬着走了。
回宫复命时,将公主府前发生的情景添油加醋的说了一番。
宣辰已经清醒了几分,此刻正躺在床上,喝着太医煎的汤药。
他为天子,今日抱病不曾出现在早朝之上,竟是连半个来问候的人都没有。
听完小太监所言,他猛然摔掉手中的药碗,苦涩的药味瞬间在空气中弥漫开来。
“好,好你个裴砚止。
” 宣辰嘶哑着声音,发出怒吼,延庆门的匾额是当年高祖建国时亲手所题,寓意着南梁江山永世昌盛,延年有余庆,他杀死了张氏父子还不够,又将头颅悬在延庆门下,这分明是在打他的脸,嘲讽他根本不配为南梁的君主。
如今又将阿姐困住,就连他们亲姐弟两见面,都要看他的脸色。
宣辰心中实在憋屈。
药碗一直滚落到殿门前,一身白衣的男子弯腰将碗捡了起来,动作轻柔的递给了旁边的太监。
宣辰见来人是崔衍,心中宽慰了几分。
时至今日,宫中人人都碍于摄政王的威严,对他这个皇帝敬而远之,这种情景,也只有崔衍是唯一一个过来看望他的人了。
做皇帝做到这个份上,宣辰自然觉得失败不已,可若真追究起来,这一切的罪魁除了裴砚止还有谁。
崔衍听说了今日朝堂之事,昨夜顾随带着禁军奉圣旨连夜奔赴张江,将张氏男丁尽数斩杀,已经在城中激起不小的风波。
次日京中传得沸沸扬扬,说是张氏父子密谋刺杀摄政王事迹败露,圣上下旨严惩张家。
崔衍知道这并非事情真相,又听说圣上早朝时,圣躬欠安,猜到宫里大概是出事了。
却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