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个人出现了 第3页
稿纸,付为筠拉着我和江恩用一个晚上捋完了故事,一个在幼时因为时局动荡和至亲分离、用了半辈子想找到自己的亲生哥哥、最后发现他哥原来就是拉他入伙贩毒、并被他亲手在警察追捕时干掉的人的恶棍——还他妈过上了逍遥法外的平静生活。
我觉得这个本子不行,“我不明白你想用这个结合了犯罪、政治批判和命运弄人的故事表达什么。
” 付为筠最大的优点就是从不气馁,“我想表达一种纯粹的恶。
” “纯粹在什么?” “你看,这个故事里有很多有不纯粹的恶,比如他哥最初作恶就是为了生计奔波,而他的团伙中有人为了钱、有人为了性、有人为了拯救朋友、有人为了建立一个犯罪帝国,最后却都为了他们的这些缘由而死了。
只有主角,他始终都在为了作恶而作恶,远离所有人类社会相互纠缠的因果——他最后有纠缠的一点因果就是他哥,而他哥死了,于是他获得了平静的生活。
你不觉得这很讽刺么?” “我觉得这个故事太刻薄了。
” 付为筠摇头,“为了自己的因果而死是一种死得其所。
” “而主角却寿终正寝了。
” “因为他从没活过。
” “你——” 江恩眼见我们两个要吵起来,连忙虚心求教似的询问:“为筠,这个故事为什么要叫跳河?” 付为筠听了咧嘴一笑,就像是说“这你可算是问到点子上了”,“因为只有主角真正跳了河。
”他得意地说,“其他人都是被这世道拽下河的。
” 他收获了我的白眼和江恩的困惑,却更加滔滔不绝,“这隐喻我们会在故事开头、主角的小时候就拍。
他先是跳了河,于是沉了河,本打算闭上眼睛,然后就被人救上来了,不过我们不拍他后来是怎么被救上来的……好了,好了,我是想说,他是一个从开头就死了的人——这故事中每个人都在河中缓缓死去,被外界推动着做种种事,只有他一直在河底向上睁着眼睛、为自己的意志而活——是不是很有趣?” “完全不觉得有趣。
”我摇摇头,“我还是不明白你的落点是什么。
” 付为筠想了想,“我可能是想拍我长大时常常注视着的那条河。
” “啊?你他妈认真的?” “河是很重要的。
”付为筠叼起一根烟,诗性大发,“尤其是在拉美诗人的笔下——博尔赫斯、安德拉德、佩索阿……它象征着事物的起源,对于讨论数以年计的罪恶来说再适合不过。
每次我注视着它的时候,都觉得无论我做什么它都在看着我。
” “——而且我不想演这个恶棍。
”我打断他的发挥说。
“我也没想让你演那个,我想让你演他哥。
” “啊?” 付为筠认真地看着我,“因为我觉得你一看身上就有很多因果、很多迫不得已,和很多求而不得。
我觉得你一直挣扎在那条河。
” 我砸吧砸吧嘴,“那谁演主角?” 付为筠笑了,“我。
” 托付为筠的福,那个夏天我就没有怎么笑过,每天都在试图理解一个职业犯罪者——一个杀手的生活。
兵荒马乱的年代里,政治阵营两立,平民百姓离乱,走私犯、各色组织、民间武装,你方唱罢我登场,而主角他哥的少年时代就这样在爱国主义教育的课堂和街头巷尾的群殴中度过。
据说主角他爸一早就跑到对面去了,后来他妈被人先奸后杀,接着他的大学录取通知书就到了。
他看了一眼钱袋子,忧愁不已,卖了全部家当,还是上了学,可惜没能毕业——对他最好的一位教授带他加入了个“组织”,他还没来得及弄清纲领和规矩就被教唆间接杀了个年轻女孩,他抽了一夜烟,隔天递了退学申请,跟酒吧里认识的走私犯入了伙。
所以,很自然地,遇到主角时他已经是个血债累累的亡命徒了——我是说,这部戏里每颗泥点子都掺着罪恶,所以死亡的审判到临时,没有一个人是无辜的,每个人都死得其所。
我常常怀疑付为筠写了这个本子就是想要正大光明地睡我,对了,我忘记说,这里我演的角色在拉了主角入伙以后不仅把他带在身边生活、手把手地教给他怎么正确地犯罪,还把他给睡过。
当然,后来他就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了。
拍那场戏时我总是ng,因为付为筠的手总是在镜头看不到的地方四处乱摸我,摸到最后我火了,当着镜头的面就把他给办了。
付为筠倒是不怎么在意,那部片子为了节省成本,拍床戏时本就只有我们两个。
他下了床拍拍屁股去剪镜头,又忽然回头,砸吧砸吧嘴,告诉我,“下场戏我就长大了,换成我操你了——哥。
” 后来我曾不止一次问过付为筠为什么看上我,我知道这会使我看上去娇滴滴的,但是我实在好奇这个。
而付为筠说因为他想保护我——从“命运的长河”中保护我。
——就你,一个跟人上床时都在下边的,保护我? 付为筠不以为意,在下面的怎么了,我还愿意给你当狗呢。
汪汪。
汪汪汪。
我对这个答案勉强满意。
然后付为筠说,还因为我觉得你想要的东西全世界就只有我一个人能给。
“你倒是说说我想要什么东西?” “你想有人爱你,全心全意地爱着那个有尊严的你——你哥和你那初恋男友可不行,你家的那些金主们也不行,他们根本都没有看见过完整的你,怎么懂你,怎么爱你?”付为筠咧嘴一笑,自信满满、义正辞严地说:“但我可以。
我现在什么都没有,但是王飖,我给你把话放在这里——我愿意用这一生全心全意地爱你,看着你如何一步一步从这条河里走到岸上去。
”说完,他似乎有些心虚,找补道,“而且我也没有这么一无所有,我听话、活好,还年轻。
” 付为筠对我说那些信誓旦旦的话的模样,在沙发上打着滚试图色诱我的模样,还有窗外的夏风和漫天异国他乡的星星,都在我的记忆里像他的镜头一样清晰。
可憾我已经不记得那时的心情。
我觉得这个本子不行,“我不明白你想用这个结合了犯罪、政治批判和命运弄人的故事表达什么。
” 付为筠最大的优点就是从不气馁,“我想表达一种纯粹的恶。
” “纯粹在什么?” “你看,这个故事里有很多有不纯粹的恶,比如他哥最初作恶就是为了生计奔波,而他的团伙中有人为了钱、有人为了性、有人为了拯救朋友、有人为了建立一个犯罪帝国,最后却都为了他们的这些缘由而死了。
只有主角,他始终都在为了作恶而作恶,远离所有人类社会相互纠缠的因果——他最后有纠缠的一点因果就是他哥,而他哥死了,于是他获得了平静的生活。
你不觉得这很讽刺么?” “我觉得这个故事太刻薄了。
” 付为筠摇头,“为了自己的因果而死是一种死得其所。
” “而主角却寿终正寝了。
” “因为他从没活过。
” “你——” 江恩眼见我们两个要吵起来,连忙虚心求教似的询问:“为筠,这个故事为什么要叫跳河?” 付为筠听了咧嘴一笑,就像是说“这你可算是问到点子上了”,“因为只有主角真正跳了河。
”他得意地说,“其他人都是被这世道拽下河的。
” 他收获了我的白眼和江恩的困惑,却更加滔滔不绝,“这隐喻我们会在故事开头、主角的小时候就拍。
他先是跳了河,于是沉了河,本打算闭上眼睛,然后就被人救上来了,不过我们不拍他后来是怎么被救上来的……好了,好了,我是想说,他是一个从开头就死了的人——这故事中每个人都在河中缓缓死去,被外界推动着做种种事,只有他一直在河底向上睁着眼睛、为自己的意志而活——是不是很有趣?” “完全不觉得有趣。
”我摇摇头,“我还是不明白你的落点是什么。
” 付为筠想了想,“我可能是想拍我长大时常常注视着的那条河。
” “啊?你他妈认真的?” “河是很重要的。
”付为筠叼起一根烟,诗性大发,“尤其是在拉美诗人的笔下——博尔赫斯、安德拉德、佩索阿……它象征着事物的起源,对于讨论数以年计的罪恶来说再适合不过。
每次我注视着它的时候,都觉得无论我做什么它都在看着我。
” “——而且我不想演这个恶棍。
”我打断他的发挥说。
“我也没想让你演那个,我想让你演他哥。
” “啊?” 付为筠认真地看着我,“因为我觉得你一看身上就有很多因果、很多迫不得已,和很多求而不得。
我觉得你一直挣扎在那条河。
” 我砸吧砸吧嘴,“那谁演主角?” 付为筠笑了,“我。
” 托付为筠的福,那个夏天我就没有怎么笑过,每天都在试图理解一个职业犯罪者——一个杀手的生活。
兵荒马乱的年代里,政治阵营两立,平民百姓离乱,走私犯、各色组织、民间武装,你方唱罢我登场,而主角他哥的少年时代就这样在爱国主义教育的课堂和街头巷尾的群殴中度过。
据说主角他爸一早就跑到对面去了,后来他妈被人先奸后杀,接着他的大学录取通知书就到了。
他看了一眼钱袋子,忧愁不已,卖了全部家当,还是上了学,可惜没能毕业——对他最好的一位教授带他加入了个“组织”,他还没来得及弄清纲领和规矩就被教唆间接杀了个年轻女孩,他抽了一夜烟,隔天递了退学申请,跟酒吧里认识的走私犯入了伙。
所以,很自然地,遇到主角时他已经是个血债累累的亡命徒了——我是说,这部戏里每颗泥点子都掺着罪恶,所以死亡的审判到临时,没有一个人是无辜的,每个人都死得其所。
我常常怀疑付为筠写了这个本子就是想要正大光明地睡我,对了,我忘记说,这里我演的角色在拉了主角入伙以后不仅把他带在身边生活、手把手地教给他怎么正确地犯罪,还把他给睡过。
当然,后来他就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了。
拍那场戏时我总是ng,因为付为筠的手总是在镜头看不到的地方四处乱摸我,摸到最后我火了,当着镜头的面就把他给办了。
付为筠倒是不怎么在意,那部片子为了节省成本,拍床戏时本就只有我们两个。
他下了床拍拍屁股去剪镜头,又忽然回头,砸吧砸吧嘴,告诉我,“下场戏我就长大了,换成我操你了——哥。
” 后来我曾不止一次问过付为筠为什么看上我,我知道这会使我看上去娇滴滴的,但是我实在好奇这个。
而付为筠说因为他想保护我——从“命运的长河”中保护我。
——就你,一个跟人上床时都在下边的,保护我? 付为筠不以为意,在下面的怎么了,我还愿意给你当狗呢。
汪汪。
汪汪汪。
我对这个答案勉强满意。
然后付为筠说,还因为我觉得你想要的东西全世界就只有我一个人能给。
“你倒是说说我想要什么东西?” “你想有人爱你,全心全意地爱着那个有尊严的你——你哥和你那初恋男友可不行,你家的那些金主们也不行,他们根本都没有看见过完整的你,怎么懂你,怎么爱你?”付为筠咧嘴一笑,自信满满、义正辞严地说:“但我可以。
我现在什么都没有,但是王飖,我给你把话放在这里——我愿意用这一生全心全意地爱你,看着你如何一步一步从这条河里走到岸上去。
”说完,他似乎有些心虚,找补道,“而且我也没有这么一无所有,我听话、活好,还年轻。
” 付为筠对我说那些信誓旦旦的话的模样,在沙发上打着滚试图色诱我的模样,还有窗外的夏风和漫天异国他乡的星星,都在我的记忆里像他的镜头一样清晰。
可憾我已经不记得那时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