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两人有一搭没一搭的说了几句,太后身边服侍的女官就悄悄进来,给两人奉茶。
太后得了女官暗示,便转过头来对容胤道:“哀家有几句知心话想和皇帝讲一讲。
叫他们都退了吧。
” 容胤便挥手遣退了殿中宫人。
太后带了大队侍卫来,此时早有准备,十步开外,立时团团围住了宣明阁,连御前影卫也被隔绝在外。
容胤暂且忍耐,冷眼看着女官布置,等宣明阁里只剩了他和太后,便道:“朕和母后之间,还有什么要避人言的?” 太后轻轻叹了口气,却不回答,怔怔想了一会儿,道:“当年皇帝大病,一夜糊涂,临幸了御前影卫,静怡是不高兴的。
还是哀家执意留人,想着皇帝难得喜欢,干脆安置在御前服侍。
一晃十几年过去,陛下的心可一点都没变哪。
” 当年太后留泓是真,可也不过是想叫他宠幸男人,不要那么快有皇子。
容胤一点都不领情,淡淡“嗯”了一声,也不接话。
太后就仔细将他打量了一会儿,感叹道:“这眉目间,还有静怡的影子。
她呕心沥血教出来个重情重义的明君,九泉之下也可以瞑目了。
” “只是有件事皇帝得明白,天家薄情,为的不仅是皇家尊荣,更是给人的恩典。
皇帝有大德,施恩于天下是好的,都放一人身上就叫人担不起了。
当年慧明公主早薨,就是因为皇帝喜爱太甚,叫越贵妃起了妄心。
否则小公主平平安安的长大,现在也是个玲珑剔透的美人儿了。
” 慧明公主是宫里的忌讳,向来无人敢在他面前提。
如今太后突然翻出旧事来,虽然明知道是故意叫他难受,容胤也免不了心里疼了一疼,淡淡道:“陈年旧事,何必再讲?” 太后摇了摇头,叹口气道:“对哀家,自然是陈年旧事。
对皇帝来说,恐怕还是道新疤。
有件事皇帝不知道,当年越贵妃给慧明喝的药,是从静怡那里得的。
越贵妃对慧明,和静怡太妃对陛下,也都称得上慈母心肠,蛇蝎手段了。
” 静怡太妃是皇帝生母,别管对外人如何狠辣,转过头来对自己却是全心全意的顾念。
自她去世后,容胤一直感怀。
此时太后突然爆出内幕,他心中狠狠一震,立时道:“一派胡言。
太后给我母亲留点尊重罢。
” 太后早知道他不会相信,也不勉强,道:“不止是慧明。
皇后病薨也是静怡手笔。
她转过头来,却怪皇帝照顾不周,叫陛下愧疚十几年,不忍再立新后。
除了皇家,天底下谁人的母亲如此心狠?皇后一薨,东宫便牢牢握在了太妃手里,待娘家侄女长成嫁进来,皇帝便妥妥的被太妃家里护持。
一边和哀家周旋着,一边还能腾出手来给家族铺路,又得了皇帝敬爱,太妃真正是好手段,哀家不如她。
” 她说完扫了一眼,见皇帝面色铁青,知道对方心中已经半信了,便慢悠悠的道:“当年这些龌龊事,太妃的近侍都知道。
一应设局,过手,接应人等,哀家都留了下来,明日送到御驾前,就当哀家给皇帝恭贺新禧。
” 容胤已知此事为真,不由满心错乱。
当年朝中局势纷乱,静怡太妃是他唯一的保护人。
两人相依为命那么多年,他心中早将静怡太妃当母亲看待。
他一介孤魂,和这个世界本来没什么关系,如今励精图治,努力当个合格帝王,一半为自保,一半却是为了静怡太妃,不敢辜负她庇佑之恩。
当时心肠尚软,静怡太妃也曾轻轻责备,叫他多看大局,少想私情。
想来私情果然无用,连至亲都可以拿来,捅他软肋。
容胤一时心灰,却不愿在太后面前露了痕迹,依旧端坐龙椅,淡淡道:“多少年前的旧事了,难为母后有兴致,特地过来给朕说一遍。
” 太后却微微一笑,道:“哀家来,不是为了这些旧事。
讲这些是要叫皇帝明白,天子情意之重,一人之力难承。
皇帝越是喜欢谁,就越应该远着些,甚爱必大费,知止才可以长久。
至尊至高之位,也是至寒至苦之处,皇帝见了哀家下场,应该有这个觉悟才是。
那泓大人既然得皇帝宠爱,就应该把他收入后宫,金尊玉贵的养起来,才见皇室体统。
如今皇帝放他退宫,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这是不忍折他羽翼,却又想日日相亲,求个真情
太后得了女官暗示,便转过头来对容胤道:“哀家有几句知心话想和皇帝讲一讲。
叫他们都退了吧。
” 容胤便挥手遣退了殿中宫人。
太后带了大队侍卫来,此时早有准备,十步开外,立时团团围住了宣明阁,连御前影卫也被隔绝在外。
容胤暂且忍耐,冷眼看着女官布置,等宣明阁里只剩了他和太后,便道:“朕和母后之间,还有什么要避人言的?” 太后轻轻叹了口气,却不回答,怔怔想了一会儿,道:“当年皇帝大病,一夜糊涂,临幸了御前影卫,静怡是不高兴的。
还是哀家执意留人,想着皇帝难得喜欢,干脆安置在御前服侍。
一晃十几年过去,陛下的心可一点都没变哪。
” 当年太后留泓是真,可也不过是想叫他宠幸男人,不要那么快有皇子。
容胤一点都不领情,淡淡“嗯”了一声,也不接话。
太后就仔细将他打量了一会儿,感叹道:“这眉目间,还有静怡的影子。
她呕心沥血教出来个重情重义的明君,九泉之下也可以瞑目了。
” “只是有件事皇帝得明白,天家薄情,为的不仅是皇家尊荣,更是给人的恩典。
皇帝有大德,施恩于天下是好的,都放一人身上就叫人担不起了。
当年慧明公主早薨,就是因为皇帝喜爱太甚,叫越贵妃起了妄心。
否则小公主平平安安的长大,现在也是个玲珑剔透的美人儿了。
” 慧明公主是宫里的忌讳,向来无人敢在他面前提。
如今太后突然翻出旧事来,虽然明知道是故意叫他难受,容胤也免不了心里疼了一疼,淡淡道:“陈年旧事,何必再讲?” 太后摇了摇头,叹口气道:“对哀家,自然是陈年旧事。
对皇帝来说,恐怕还是道新疤。
有件事皇帝不知道,当年越贵妃给慧明喝的药,是从静怡那里得的。
越贵妃对慧明,和静怡太妃对陛下,也都称得上慈母心肠,蛇蝎手段了。
” 静怡太妃是皇帝生母,别管对外人如何狠辣,转过头来对自己却是全心全意的顾念。
自她去世后,容胤一直感怀。
此时太后突然爆出内幕,他心中狠狠一震,立时道:“一派胡言。
太后给我母亲留点尊重罢。
” 太后早知道他不会相信,也不勉强,道:“不止是慧明。
皇后病薨也是静怡手笔。
她转过头来,却怪皇帝照顾不周,叫陛下愧疚十几年,不忍再立新后。
除了皇家,天底下谁人的母亲如此心狠?皇后一薨,东宫便牢牢握在了太妃手里,待娘家侄女长成嫁进来,皇帝便妥妥的被太妃家里护持。
一边和哀家周旋着,一边还能腾出手来给家族铺路,又得了皇帝敬爱,太妃真正是好手段,哀家不如她。
” 她说完扫了一眼,见皇帝面色铁青,知道对方心中已经半信了,便慢悠悠的道:“当年这些龌龊事,太妃的近侍都知道。
一应设局,过手,接应人等,哀家都留了下来,明日送到御驾前,就当哀家给皇帝恭贺新禧。
” 容胤已知此事为真,不由满心错乱。
当年朝中局势纷乱,静怡太妃是他唯一的保护人。
两人相依为命那么多年,他心中早将静怡太妃当母亲看待。
他一介孤魂,和这个世界本来没什么关系,如今励精图治,努力当个合格帝王,一半为自保,一半却是为了静怡太妃,不敢辜负她庇佑之恩。
当时心肠尚软,静怡太妃也曾轻轻责备,叫他多看大局,少想私情。
想来私情果然无用,连至亲都可以拿来,捅他软肋。
容胤一时心灰,却不愿在太后面前露了痕迹,依旧端坐龙椅,淡淡道:“多少年前的旧事了,难为母后有兴致,特地过来给朕说一遍。
” 太后却微微一笑,道:“哀家来,不是为了这些旧事。
讲这些是要叫皇帝明白,天子情意之重,一人之力难承。
皇帝越是喜欢谁,就越应该远着些,甚爱必大费,知止才可以长久。
至尊至高之位,也是至寒至苦之处,皇帝见了哀家下场,应该有这个觉悟才是。
那泓大人既然得皇帝宠爱,就应该把他收入后宫,金尊玉贵的养起来,才见皇室体统。
如今皇帝放他退宫,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这是不忍折他羽翼,却又想日日相亲,求个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