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第2页
“守好东屋,没我的命令,任何人不得进出!”
舞姬正舞到妙处,两人低声交谈,谁也不曾留意,唯独大凉使团中那戴着单只金环的年轻男子侧耳倾听,神色阴晴不定。
一舞之后,管弦暂停,坐在客席的络腮胡男子,刘轨的侄子刘彪放下酒杯,高声问道:“长平王,结亲的事你怎么说?” 萧洵骨节分明的手指把玩着酒杯,依旧是心不在焉:“刘二娘子的确是不可多得的勇将,不过在这个节骨眼上……” 他勾勾嘴角,露出一点稀薄的笑,没有再说下去。
刘彪沉不住气,立刻追问:“什么节骨眼上?” “后有突厥,前有大邺,南有窦君璋,三面受敌,”萧洵漫不经心,“刘轨撑不了几天,既然求到我头上,总该拿出点诚意。
” 刘彪登时大怒:“放肆,你竟敢直呼国主名讳!” 萧洵抬头,狭长的眼眸中寒光一闪:“那又如何?” “你!”刘轨呼一声站起身来,“欺人太……” 座榻突然被踢了一下,刘彪拧着眉回头一看,那戴着单只金环的男人冷冷看他,摇了摇头。
刘彪忍住了气。
秋冬之时,突厥惯常要掳劫中原,备粮过冬,大凉夹在突厥与中原之间,难免遭殃,这几个月已经多次交战,并没有落到什么便宜,而南方的窦君璋新近称帝,正率军攻打大凉这个宿敌,最要命的是与大邺的战事,据说萧洵在金城休整之后,便要率领长平军赶往前方,坐镇指挥,大凉此前在他手上吃过大亏,说出他的姓名,简直能止小儿夜啼。
此时有求于人,这口气争不得。
刘彪干笑几声,慢慢又坐回榻上:“二娘子是我国主最疼爱的女儿,二娘子出嫁,我国主答应陪送榆次二县,当作嫁妆。
” “太少。
”萧洵捏着酒杯,手腕转动,瞧着杯中变幻不定的酒色,“两个县就想换我休战,太便宜了刘轨。
” “二娘子英勇善战,”
一舞之后,管弦暂停,坐在客席的络腮胡男子,刘轨的侄子刘彪放下酒杯,高声问道:“长平王,结亲的事你怎么说?” 萧洵骨节分明的手指把玩着酒杯,依旧是心不在焉:“刘二娘子的确是不可多得的勇将,不过在这个节骨眼上……” 他勾勾嘴角,露出一点稀薄的笑,没有再说下去。
刘彪沉不住气,立刻追问:“什么节骨眼上?” “后有突厥,前有大邺,南有窦君璋,三面受敌,”萧洵漫不经心,“刘轨撑不了几天,既然求到我头上,总该拿出点诚意。
” 刘彪登时大怒:“放肆,你竟敢直呼国主名讳!” 萧洵抬头,狭长的眼眸中寒光一闪:“那又如何?” “你!”刘轨呼一声站起身来,“欺人太……” 座榻突然被踢了一下,刘彪拧着眉回头一看,那戴着单只金环的男人冷冷看他,摇了摇头。
刘彪忍住了气。
秋冬之时,突厥惯常要掳劫中原,备粮过冬,大凉夹在突厥与中原之间,难免遭殃,这几个月已经多次交战,并没有落到什么便宜,而南方的窦君璋新近称帝,正率军攻打大凉这个宿敌,最要命的是与大邺的战事,据说萧洵在金城休整之后,便要率领长平军赶往前方,坐镇指挥,大凉此前在他手上吃过大亏,说出他的姓名,简直能止小儿夜啼。
此时有求于人,这口气争不得。
刘彪干笑几声,慢慢又坐回榻上:“二娘子是我国主最疼爱的女儿,二娘子出嫁,我国主答应陪送榆次二县,当作嫁妆。
” “太少。
”萧洵捏着酒杯,手腕转动,瞧着杯中变幻不定的酒色,“两个县就想换我休战,太便宜了刘轨。
” “二娘子英勇善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