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细节。
第一点,玛丽曾说过,这里没有比她小的孩子,但日记上的是“弟弟妹妹”。
结合博物馆的画作来分析,镇上的孩子同年出生,(甚至有可能是同一天),此后正常生长,但只有玛丽的年龄是停止不动的。
第二点,噩梦。
她在做噩梦后,身上出现了很多伤口,但男人的日记里没有提到这个。
并且,他极端“羡慕”这些伤口。
而墙上的画里,他也是占比最小,唯一没和玛丽牵手的人。
性别很重要。
玛丽需要一个“姐姐”。
但为什么? 因为墙上的画只有亚洲人,照片也只有玛丽一个人,温念从开始便没有往“另一人”的方向想。
但那张洗手池便利贴上的字…… 如果玛丽本来就有个姐姐呢? 姐姐的身上到处是伤,所以浮现出伤口,是被同化成“姐姐”的一种象征。
而男人没得到这种认可,所以他会说羡慕温念。
但还有些不对。
男人做梦是在第四天晚上,而她的梦在昨晚。
况且……她没有丝毫日记上描述的心情。
是因为“SR”和“R”的差异么? 为什么她这里会这么快? 第三点是镇长的家。
不过照着日记本的进度来看,她用不了多久也会去了。
将信息简单整理在群里后,温念停在院子里,等校车。
驶来的校车驾驶座上还是同一个女人。
她抓着方向盘,状态奇差。
玛丽从最后面的座位慢慢往
第一点,玛丽曾说过,这里没有比她小的孩子,但日记上的是“弟弟妹妹”。
结合博物馆的画作来分析,镇上的孩子同年出生,(甚至有可能是同一天),此后正常生长,但只有玛丽的年龄是停止不动的。
第二点,噩梦。
她在做噩梦后,身上出现了很多伤口,但男人的日记里没有提到这个。
并且,他极端“羡慕”这些伤口。
而墙上的画里,他也是占比最小,唯一没和玛丽牵手的人。
性别很重要。
玛丽需要一个“姐姐”。
但为什么? 因为墙上的画只有亚洲人,照片也只有玛丽一个人,温念从开始便没有往“另一人”的方向想。
但那张洗手池便利贴上的字…… 如果玛丽本来就有个姐姐呢? 姐姐的身上到处是伤,所以浮现出伤口,是被同化成“姐姐”的一种象征。
而男人没得到这种认可,所以他会说羡慕温念。
但还有些不对。
男人做梦是在第四天晚上,而她的梦在昨晚。
况且……她没有丝毫日记上描述的心情。
是因为“SR”和“R”的差异么? 为什么她这里会这么快? 第三点是镇长的家。
不过照着日记本的进度来看,她用不了多久也会去了。
将信息简单整理在群里后,温念停在院子里,等校车。
驶来的校车驾驶座上还是同一个女人。
她抓着方向盘,状态奇差。
玛丽从最后面的座位慢慢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