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第3页
“应是拿出来了。
”巩妈妈细细思量着道,“上回您可是将那蒋家的境况全都言明了,蒋家贫寒,族中也没个靠谱的长辈,在官场上势单力薄。
花姨娘对二姑娘寄予厚望,怎么可能愿意二姑娘找个这样的夫家。
” 夫人早就从府里的老人嘴里知道,花姨娘有一只老太太赏的金簪,那是老太太给花姨娘的一个承诺。
“所以,这样紧要的时刻,花姨娘一定会拿出金簪请老太太出面为二姑娘找一门妥当的亲事。
”巩妈妈说到最后神色越发笃定。
听到这里,安氏神情愉悦,声音里也泛起一丝轻快,“我们谋划了这么久,总算等来了个好时机。
” 是啊,的确是个好时机。
巩妈妈想着这些时日自家夫人的谋划,不禁佩服起她的手段,又庆幸自家筝姑娘的好运气。
自打筝姑娘及笄,终身之事就成了夫人的一块心病。
因着自己的前车之鉴,夫人发誓绝不将女儿嫁入寒门,一定要为她找个官宦之家。
只是筝姑娘的身份尴尬,亲事也就变得高不成低不就。
最好的办法就是找个人为其铺路。
夫人与花姨娘的恩怨是早在当年进沈家门时就种下的。
当年,夫人想将筝姑娘记入沈家族谱,却被花姨娘搅和了。
这些年夫人之所以隐忍不发,就是等着二姑娘长大。
既然花姨娘敢坏自己女儿的前程,那就拿她女儿的来赔吧! 可惜事情一开始并不顺利,夫人才有了筹谋的想法,他们三房就回京了。
有老太爷和老太太在上面压着,花姨娘手中还捏着一个老太太的承诺。
即便她们算计的再缜密,但只要关键时刻,花姨娘求老太太兑现承诺,夫人的所有计划都会落空。
正当夫人为此发愁的时候,事情却有了转机,竟然出现了蒋家这门亲事。
若说二房母女一开始的打算是推出二姑娘,从而保全自己,而夫人的打算却正好相反。
”巩妈妈细细思量着道,“上回您可是将那蒋家的境况全都言明了,蒋家贫寒,族中也没个靠谱的长辈,在官场上势单力薄。
花姨娘对二姑娘寄予厚望,怎么可能愿意二姑娘找个这样的夫家。
” 夫人早就从府里的老人嘴里知道,花姨娘有一只老太太赏的金簪,那是老太太给花姨娘的一个承诺。
“所以,这样紧要的时刻,花姨娘一定会拿出金簪请老太太出面为二姑娘找一门妥当的亲事。
”巩妈妈说到最后神色越发笃定。
听到这里,安氏神情愉悦,声音里也泛起一丝轻快,“我们谋划了这么久,总算等来了个好时机。
” 是啊,的确是个好时机。
巩妈妈想着这些时日自家夫人的谋划,不禁佩服起她的手段,又庆幸自家筝姑娘的好运气。
自打筝姑娘及笄,终身之事就成了夫人的一块心病。
因着自己的前车之鉴,夫人发誓绝不将女儿嫁入寒门,一定要为她找个官宦之家。
只是筝姑娘的身份尴尬,亲事也就变得高不成低不就。
最好的办法就是找个人为其铺路。
夫人与花姨娘的恩怨是早在当年进沈家门时就种下的。
当年,夫人想将筝姑娘记入沈家族谱,却被花姨娘搅和了。
这些年夫人之所以隐忍不发,就是等着二姑娘长大。
既然花姨娘敢坏自己女儿的前程,那就拿她女儿的来赔吧! 可惜事情一开始并不顺利,夫人才有了筹谋的想法,他们三房就回京了。
有老太爷和老太太在上面压着,花姨娘手中还捏着一个老太太的承诺。
即便她们算计的再缜密,但只要关键时刻,花姨娘求老太太兑现承诺,夫人的所有计划都会落空。
正当夫人为此发愁的时候,事情却有了转机,竟然出现了蒋家这门亲事。
若说二房母女一开始的打算是推出二姑娘,从而保全自己,而夫人的打算却正好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