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原主留给她的那些记忆虽然现在已经属于她,但对乔薇来说就像是拥有了许多老电影,房子院子都像是电影里的布景。
每一处看着都熟悉,却又知道其实自己从未到过那里。
踏进来的一瞬间,才有以种从电影走进现实的感觉。
房子修补的痕迹很重,看上去杂乱。
但还算是一个整齐的院子。
这个地区在解放前被轰炸过,家属区以前是村子,被炸成了废墟。
那时候甚至连镇上都几乎空了。
人口都是建国后才逐渐恢复的。
建国后建立军区,后来为节省物料,家属安置区是在废弃空村的基础上修缮、改建的。
严磊和乔薇住的这个院子,算是其中比较完整的。
屋子布局整齐,估计在旧社会也应该是个殷实人家。
虽然后来搭建、修补了许多,但在添补之下,还是能看得出来老房子旧模样。
忽略那些修补、搭建的部分,还是能看出老建筑的美感的。
当然,只有乔薇才会觉得美。
不同时代的人审美简直南辕北辙。
搁在严磊和原主眼里,这就是北方农村的老石头房子,他们都不觉得稀罕。
红砖瓦房才稀罕,才体面。
然而在生活在大都市的乔薇眼里,红砖瓦房才是乡土感,这种石头房子却是田园。
在她看来,那些后来的私搭乱建杂乱又没有章法,破坏了房子的古朴质感,让她感到惋惜。
一眼望过去,穿过院子,门口屋檐下有台三脚的铸铁煤炉,白铁皮烟囱,一节一节地套着。
因为是夏季,所以放在外面。
这种炉子挪动起来很方便,冬天可以搬到屋子里去。
走进房子里,布局是旧式的,进去就是堂屋,吃饭待客的地方。
东西两侧都有房间。
显然后来改造过,南北隔开成两间,形成了套间。
西边这间一进去先看到外间的书桌,算是书房。
齐腰的半墙上是木格子玻璃窗,挂着窗帘,把里面的部分隔成卧室。
卧室里的床不是床,是炕。
烧火口的铁皮门现在掩着,等到冬天打开烧柴或者煤,能起到像暖气一样的功效。
屋里的家具都带着年代感。
尤其是卧室里的大衣柜,半边是木门,半边是镜子。
乔薇以前只在网上见过这么有年代感的家具。
乔薇走过去,手抚上镜子。
那镜子里的女人穿着有时代特色的衣服,留着有时代特色的齐肩发革命头,可那张脸,实实在在就是她的脸。
原主和她生得一模一样。
乔薇长长地吁了
每一处看着都熟悉,却又知道其实自己从未到过那里。
踏进来的一瞬间,才有以种从电影走进现实的感觉。
房子修补的痕迹很重,看上去杂乱。
但还算是一个整齐的院子。
这个地区在解放前被轰炸过,家属区以前是村子,被炸成了废墟。
那时候甚至连镇上都几乎空了。
人口都是建国后才逐渐恢复的。
建国后建立军区,后来为节省物料,家属安置区是在废弃空村的基础上修缮、改建的。
严磊和乔薇住的这个院子,算是其中比较完整的。
屋子布局整齐,估计在旧社会也应该是个殷实人家。
虽然后来搭建、修补了许多,但在添补之下,还是能看得出来老房子旧模样。
忽略那些修补、搭建的部分,还是能看出老建筑的美感的。
当然,只有乔薇才会觉得美。
不同时代的人审美简直南辕北辙。
搁在严磊和原主眼里,这就是北方农村的老石头房子,他们都不觉得稀罕。
红砖瓦房才稀罕,才体面。
然而在生活在大都市的乔薇眼里,红砖瓦房才是乡土感,这种石头房子却是田园。
在她看来,那些后来的私搭乱建杂乱又没有章法,破坏了房子的古朴质感,让她感到惋惜。
一眼望过去,穿过院子,门口屋檐下有台三脚的铸铁煤炉,白铁皮烟囱,一节一节地套着。
因为是夏季,所以放在外面。
这种炉子挪动起来很方便,冬天可以搬到屋子里去。
走进房子里,布局是旧式的,进去就是堂屋,吃饭待客的地方。
东西两侧都有房间。
显然后来改造过,南北隔开成两间,形成了套间。
西边这间一进去先看到外间的书桌,算是书房。
齐腰的半墙上是木格子玻璃窗,挂着窗帘,把里面的部分隔成卧室。
卧室里的床不是床,是炕。
烧火口的铁皮门现在掩着,等到冬天打开烧柴或者煤,能起到像暖气一样的功效。
屋里的家具都带着年代感。
尤其是卧室里的大衣柜,半边是木门,半边是镜子。
乔薇以前只在网上见过这么有年代感的家具。
乔薇走过去,手抚上镜子。
那镜子里的女人穿着有时代特色的衣服,留着有时代特色的齐肩发革命头,可那张脸,实实在在就是她的脸。
原主和她生得一模一样。
乔薇长长地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