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第2页
如今已渐渐变凉,乌尔岐头脑被冷风吹得清醒起来,看向东北方向那是塞北的萨满们祝祷时请来的先祖神灵所对应的宫位漫天星辰被云遮蔽着,他在心底念了几句祷词,越发觉得不是滋味。
大梁真不是个好地方。
他心想。
生死都不能握在自己手里,今日李弃能以军功保下自己,日后又当如何?他总不能成为他的软肋,日日在他的庇护下苟且偷生。
乌尔岐曾打探过塞北王储的消息。
乌尔莫卧汗正值壮年,一直未曾立储,而觊觎这王位的世子,有十来位。
心念再转,他已有了决断。
只是这念头,他未曾与任何人说。
- 与此同时。
梁帝与李弃的对峙持续了很短的时间便结束了。
这在李弃的预料之中。
也许是刚愎自用了太久,梁帝对皇子们的课业始终不甚关心,以至于当太子一派独大、母族隐隐有当年盛家之势时,他竟一时找不到可以与之相制衡的子嗣。
与那些歪瓜裂枣相比,李弃好歹也长得高大俊朗,军政之才在一众武生中亦算出众。
倘若没有那副畸形的身体,他本该除太子外是最好的人选。
可惜了。
梁帝这样想着,突然开口问道:“你觉得,燕地如何?” “燕地山势险峻,易守难攻。
”李弃道:“且贯通各方。
向北是冰湖,向东百余里则是渔洲临海诸城,更有运河水路开辟于此……” “不必背书。
”梁帝打断他:“你且告诉朕,十万精兵能否令燕地转守为攻?” “这……”李弃到底没精到那个地步,他只猜出了梁帝的态度和大致的想法,但再细的考量却仍不算明朗。
他在旁的事上一贯是谨慎的,于是便只斟酌着答:“行军一事,还得看天时、地利、人和……儿臣不敢妄下定论。
” “二十万呢?”梁帝问。
李弃不坑声了。
“若再算上肃清吐蕃一事,三十万兵够不够?”梁帝道:“说话。
” 李弃则回了句:“
大梁真不是个好地方。
他心想。
生死都不能握在自己手里,今日李弃能以军功保下自己,日后又当如何?他总不能成为他的软肋,日日在他的庇护下苟且偷生。
乌尔岐曾打探过塞北王储的消息。
乌尔莫卧汗正值壮年,一直未曾立储,而觊觎这王位的世子,有十来位。
心念再转,他已有了决断。
只是这念头,他未曾与任何人说。
- 与此同时。
梁帝与李弃的对峙持续了很短的时间便结束了。
这在李弃的预料之中。
也许是刚愎自用了太久,梁帝对皇子们的课业始终不甚关心,以至于当太子一派独大、母族隐隐有当年盛家之势时,他竟一时找不到可以与之相制衡的子嗣。
与那些歪瓜裂枣相比,李弃好歹也长得高大俊朗,军政之才在一众武生中亦算出众。
倘若没有那副畸形的身体,他本该除太子外是最好的人选。
可惜了。
梁帝这样想着,突然开口问道:“你觉得,燕地如何?” “燕地山势险峻,易守难攻。
”李弃道:“且贯通各方。
向北是冰湖,向东百余里则是渔洲临海诸城,更有运河水路开辟于此……” “不必背书。
”梁帝打断他:“你且告诉朕,十万精兵能否令燕地转守为攻?” “这……”李弃到底没精到那个地步,他只猜出了梁帝的态度和大致的想法,但再细的考量却仍不算明朗。
他在旁的事上一贯是谨慎的,于是便只斟酌着答:“行军一事,还得看天时、地利、人和……儿臣不敢妄下定论。
” “二十万呢?”梁帝问。
李弃不坑声了。
“若再算上肃清吐蕃一事,三十万兵够不够?”梁帝道:“说话。
” 李弃则回了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