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 > 朱元璋的咱 > 第622章

第622章 第3页

目录
    自己人,左良玉虽说是文盲,但这个道理也还懂。

     然而就凭这句话,要说服左良玉,是绝无可能的,毕竟在社会上混了这么多年,一句话就想蒙混过关,纯胡扯。

     左良玉放过张献忠,是因为他自己有事。

     因为一直以来,左良玉都有个问题廉政问题。

    文官的廉政问题,一般都是贪污受贿,而他的廉政问题,是抢劫。

     按史料的说法,左良玉的军队纪律比较差,据说比某些头领还要差,每到一地都放开抢,当兵的捞够了,他自己也没少捞,跟强盗头子没啥区别。

     对他的上述举动,言官多次弹劾,朝廷心里有数,杨嗣昌有数,包括他自己也有数,现在是乱,如果要和平了,追究法律责任,他第一个就得蹲号子。

     所以,他放跑了张献忠。

     这下杨嗣昌惨了,好不容易找到个机会,又没了,无奈之下,他只能自己带兵,进入四川,围剿张献忠。

     自打追缴张献忠开始,杨嗣昌就没舒坦过。

     要知道,张献忠他老人家,原本就是打游击的,而且在四川一带混过,地头很熟,四川本来地形又复杂,这里有个山,那里有个洞,经常追到半路,人就没了,杨大人只能满头大汗,坐下来看地图。

     就这么追了大半年,毫无结果,据张献忠自己讲,杨嗣昌跟着他跑,离他最近的时候,也有三天的路,得意之余,有一天,他随口吟出一首诗。

     这是一首诗,一首打油诗,一首至今尚在的打油诗(估计很多人都听过),打油诗都能流传千古,可见其不凡功力,其文如下: 〖前有邵巡抚,常来团转舞。

     后有廖参军,不战随我行。

     好个杨阁部,离我三尺路。

    〗 文采是说不上了,意义比较深刻,所谓邵巡抚,是指四川巡抚邵捷春,廖参军,是指监军廖大亨。

    据张献忠同志观察,这二位一个是经常来转转,一个是经常跟着他走,只有杨嗣昌死追,可是没追上。

     这首诗告诉我们,杨嗣昌很孤独。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