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 > 朱元璋给自己的身世 > 第31章

第31章 第3页

目录
    其名声远远不如郭兴等人。

    冯胜挑选他为先锋似乎有点破罐子破摔的意思。

     这两个人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挽救了这次并不成功的出征,这只能用无心插柳来形容了。

     洪武五年(1372)二月二十九日,徐达大军进入山西境内,蓝玉率领骑兵为先锋,先出雁门关,他的运气不错,在野马川(今蒙古克鲁伦河)碰到了王保保的骑兵,蓝玉奋勇当先,一举击败王保保。

    这是王保保的第一次退却。

     三月二十日,蓝玉连夜追击,在土剌河(今蒙古乌兰巴托西)再次攻击王保保,王保保战败,向北逃去,这是王保保的第二次退却。

     徐达和蓝玉都很兴奋,在他们看来,击败王保保只在明日! 而此时的王保保却终于等来了他的机会,报仇雪恨的机会。

    早在一个月前,他得到了明军出征的消息,在仔细考虑了自己的军队实力后,他正确地认识到,自己的军事才能不如徐达,军队战斗力也不如明军骑兵,不能与明军正面作战,如战必败,要想击败明军,只能用伏击。

     为达到这一目的,他与元将贺宗哲商定,在岭北(今内蒙古北部)设下了圈套。

    所以他在战役开始之初,不断出兵与明军接触,故意战败,应该说蓝玉是一个头脑冷静的将领,他并没有孤军深入,而是等待徐达大军的到来。

    此时的徐达却也已经被胜利冲昏了头脑。

    他上当了。

     五月六日,王保保突然出现在岭北,徐达立刻带领军队追击,当他进入岭北山区后,贺宗哲突然出现,偷袭明军,由于没有提防,明军大败,死伤万余人,此时王保保和贺宗哲合军一处,准备一举歼灭徐达的大军。

     可是徐达毕竟是徐达,他在四年级学到的科目挽救了他,在极为不利的境况下,他以令人难以想象的理智和镇定稳住了局势,将军队安全撤出,并修建了堡垒,挡住了王保保的数十次进攻。

    蓝玉在作战中十分英勇,多次掩护军队撤退,表现了他名将的素质。

     王保保看着煮熟的鸭子又飞了,只能望天兴叹,此生胜不过徐达矣! 就在中路徐达军失败的同时,李文忠的军事行动也充分体现了祸不单行这句俗语的准确性,六月二十九日,李文忠率领军队抵达口温(今内蒙古查干诺尔南),元军败退,李文忠似乎是受了徐达的传染,也开始轻敌冒进,他将辎重留在后方,亲自率领大军轻装追击元军。

     李文忠并不是毫无战略考虑的,他的用兵特点就在一个快字,如果把徐达比作谋略周详的长跑选手,李文忠就是百米赛跑的能手,在应昌,他创造了一日破城的纪录,这次,他认准了元军没有防备,所以大胆追击,以图一举歼灭元军。

     当他追击到阿鲁浑河(今蒙古乌兰巴托西北)时,终于找到了败退的元军,只不过似乎和他想象中有点不同。

    这支部队并没有逃跑的狼狈和疲态,相反个个都龙精虎猛,跃跃欲试。

     似乎上当了。

     统率这支军队的是元将蛮子哈刺章,这是一个很有才干的将领,他采取了和王保保相同的战略,吸引明军主力进攻,然后寻找时机决战。

    此时的李文忠军已经连续追记了数日,十分疲劳,而元军利用小股兵力引诱,大部队却得到了充分的休息。

    他们已经在此等待李文忠很久了。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