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 > 朱元璋自己的墓志铭 > 第613章

第613章

目录
    温体仁走了,杨嗣昌来了,不久之后,他就将进入内阁,实践自己天才的计划。

     按照杨嗣昌的计划,要实现十面张网,现在的人是不够的,必须再增兵十二万。

     要增兵,就得给钱,按杨嗣昌的算法,必须增加饷银二百八十万两以上。

     这个计划极为冒险,因为这笔钱杨嗣昌是不出的,崇祯也是不出的,唯一的来源,只能是找老百姓要,具体说来,就是加租。

     比如原先你一年交一百多斤粮食,全家还能丰衣足食,张献忠、李自成打过来的时候,你可能会出门看热闹,然后回家吃饭。

    然后官府告诉你,加租,每年交两百斤,结果全家只能吃糠,再打过来的时候,你就会出门,帮李自成叫声好,让他们往死里打,帮你出口气。

     再后来,官府告诉你,再加租,每年交四百斤,结果全家连糠都没法吃,不用人家打上门,你就会打好包袱,出门去找闯王同志。

     为了搞定西北民变,崇祯已经加过几次租了,如果再加,后果不堪设想。

    所以很多大臣坚决反对。

     但是崇祯仍旧同意了,因为他相信,杨嗣昌的计划,能够挽救危局。

     最后,杨嗣昌说,要实现这个计划,我必须用一个人。

     崇祯同意了。

     杨嗣昌推举的这个人,叫熊文灿。

     熊文灿,贵州永宁卫人。

    万历三十五年进士。

    历任礼部主事、布政使、两广总督。

     杨嗣昌之所以推举熊文灿,只是因为一个误会。

     不久前,两广总督的熊文灿得知了这样一个消息,崇祯的一名亲信太监来到广东探访,干啥不知道,虽说来意不明,但对这种特派员之类的人物,熊总督心里是有数的,专程请过来吃饭。

     既然是吃饭,就要喝酒,吃饱喝足,再送点礼,这位太监也很上道,非常高兴,一来二去,也就熟了。

     既然是熟人,也就好说话了,双方无话不谈,从国内形势到国际风云,什么都说,但只有一件事,熊总督始终没有套出来。

     你到底来干什么的? 几天后,这位太监要走,熊总督决定再请他吃顿饭,最后套口风。

     这顿饭吃得很满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