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第2页
息静气,许久,她复又执起青绿色的叶片在唇边吹了起来,渐渐曲中的愁绪浩茫如潮水般涌去,心如砒霜杯雪,十指微颤,曲随忍心的忧伤,皆是好景不常在,此身无处寄的悲凉。
凄凄绵绵,终,连树梢鸟儿都要掩耳不忍听闻,展翅飞离…… 七月三十一,晚上。
凤绝的亲兵已是从紫苑城撤军回到东都城外,而隋国公的卫队已然先行一步被皇贵妃召回东都城中。
原定,凤绝应该在次日,即是八月初一入城。
然,此刻。
他置身军帐之中,手中一张薄纸在烛火映照下显得格外泛黄,也不知是纸随风轻颤,还是手拿之人没有握稳,只见那一张信笺正如蝶翼微颤。
其上,歪歪扭扭地写着两字,“别去。
” 看起来,写此密信给他之人,必定不愿让他知晓自己是谁,所以才用左手书写。
别去…… 是指,让他不要回东都么? 即便是左手书写,也难掩清秀的笔锋,会是谁呢?会是她么? 东宸国永庆二年。
凤秦国万和八年。
八月初。
凤绝率十余万亲兵,原地驻扎在东都城外,不再前行。
而城中,江书婉已是令原隋国公旧部把持每一处城门,甚至连皇宫锦卫也在她一手控制之下。
凤翔则是被困夜都,若不是东宸国手中所持的夜都军事图有误,只怕他早已全线溃败。
靖国公依然隔岸观虎斗,坐守北方四郡却按兵不动,迟迟不表明自己的态度。
无奈之下,他只得苦苦撑住,所幸的是,夜都之中资源丰富,能经得起长时间的耗战。
凤秦国的兵力,主要分为五个部分。
燕行云独自一人镇守风宿一带边境,本就不易,如今还要与东宸国军队与原紫竹境内鬼峡处对峙,更是无法抽身。
靖国公原是老狐狸,虽然他女儿此时已然贵为王妃,可毕竟还没有诞下世子,为防止将来有变数,他自然不会轻易出兵相助。
凤翔平乱夜都的时候,带走一部分皇宫锦卫。
如今剩下的皇宫锦卫与原隋国公旧部,都在江书婉的控制之下。
唯一的希望,便是左贤王凤绝的亲兵。
江书婉令隋国公旧部把手各处城门,控制皇宫,又将文武百官的性命捏在手中。
其意,昭然若揭。
朝中,明眼人都静观其变,眼下政局突然混乱,若是皇上在夜都有个万一,还不是太子即位么?而皇贵妃手中又握着重兵,再者,日后太子即位,因着年幼,还不是皇贵妃垂帘听政?是以朝臣谁敢正面与她作对交锋?岂不是自寻死路?识时务者为俊杰,朝臣纷纷静观其变。
唯一正直不阿的国相左兼,如今
凄凄绵绵,终,连树梢鸟儿都要掩耳不忍听闻,展翅飞离…… 七月三十一,晚上。
凤绝的亲兵已是从紫苑城撤军回到东都城外,而隋国公的卫队已然先行一步被皇贵妃召回东都城中。
原定,凤绝应该在次日,即是八月初一入城。
然,此刻。
他置身军帐之中,手中一张薄纸在烛火映照下显得格外泛黄,也不知是纸随风轻颤,还是手拿之人没有握稳,只见那一张信笺正如蝶翼微颤。
其上,歪歪扭扭地写着两字,“别去。
” 看起来,写此密信给他之人,必定不愿让他知晓自己是谁,所以才用左手书写。
别去…… 是指,让他不要回东都么? 即便是左手书写,也难掩清秀的笔锋,会是谁呢?会是她么? 东宸国永庆二年。
凤秦国万和八年。
八月初。
凤绝率十余万亲兵,原地驻扎在东都城外,不再前行。
而城中,江书婉已是令原隋国公旧部把持每一处城门,甚至连皇宫锦卫也在她一手控制之下。
凤翔则是被困夜都,若不是东宸国手中所持的夜都军事图有误,只怕他早已全线溃败。
靖国公依然隔岸观虎斗,坐守北方四郡却按兵不动,迟迟不表明自己的态度。
无奈之下,他只得苦苦撑住,所幸的是,夜都之中资源丰富,能经得起长时间的耗战。
凤秦国的兵力,主要分为五个部分。
燕行云独自一人镇守风宿一带边境,本就不易,如今还要与东宸国军队与原紫竹境内鬼峡处对峙,更是无法抽身。
靖国公原是老狐狸,虽然他女儿此时已然贵为王妃,可毕竟还没有诞下世子,为防止将来有变数,他自然不会轻易出兵相助。
凤翔平乱夜都的时候,带走一部分皇宫锦卫。
如今剩下的皇宫锦卫与原隋国公旧部,都在江书婉的控制之下。
唯一的希望,便是左贤王凤绝的亲兵。
江书婉令隋国公旧部把手各处城门,控制皇宫,又将文武百官的性命捏在手中。
其意,昭然若揭。
朝中,明眼人都静观其变,眼下政局突然混乱,若是皇上在夜都有个万一,还不是太子即位么?而皇贵妃手中又握着重兵,再者,日后太子即位,因着年幼,还不是皇贵妃垂帘听政?是以朝臣谁敢正面与她作对交锋?岂不是自寻死路?识时务者为俊杰,朝臣纷纷静观其变。
唯一正直不阿的国相左兼,如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