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 > 从龙_七茭白(1) > 第36章

第36章 第3页

目录
    想法,不知道这位泓大人可有家室?” 陆德海心中微微一动,笑道:“你问到关窍了。

    这位才退宫不久,妻妾皆无,身边连个伺候的都没有,咱们不妨在这里动动心思,也是雪中送炭。

    ” 杨校尉却有些犹豫,道:“怕是有些唐突。

    ” 陆德海哈哈一笑,压低了声音道:“男人嘛!钱,权,女人,都是喜欢的。

    多多益善,怎么能说唐突?你要好好找个知心人,他自然承你情。

    ” 杨校尉点头称是,两人便埋头商量,如何将这份礼送得风雅且不留痕迹。

    等计议已定,陆德海便张罗宴席,下帖遍邀同僚。

    年里正是各家轮流宴请的时候,众人自然捧场。

    泓只当是寻常宴请,就也接了帖子,准备同去。

    这几日宫中各色庆典和觐见也很多,容胤忙得无暇他顾,早晨听泓说要回得晚一点,就一点头,也没有放在心上。

     眼下入了冬,漓江治河诸事皆停。

    他上午见了枢密院的太卿,听他把银流出入过了一遍。

    治河是个烧钱的事,头年还勉强平帐,到了下一年却肯定要入不敷出。

    枢密院的太卿便建议皇帝给漓江沿郡加赋。

    如今水患刚平,正是休养生息的时候,加了税百姓还怎么活得下去?容胤想也不想的驳了,答应先从内帑划拨银钱进枢密院支应,剩下的由他出面,向漓江云,周,隆三大世家筹款。

     他说得轻松,可到底要用什么做筹码,拿出什么样的让步,还得慢慢再筹划。

    枢密院太卿退下后,他便在宣明阁正殿里叫了纸笔,一边写“福”字,一边在心头思索,一整个下午都在想这件事。

     帝王御笔赐福,是朝中新年定例。

    要用长青笔饱蘸朱砂,在尺方的金纸上一气呵成福字,遍赐王公近臣。

    初一悬福是古礼,以前他嫌金色刺眼,从来不让在寝殿里挂福,这回却来了兴致,写完赐臣的福字后,改换了巴掌大金笺,屏息静气,小心翼翼的写了两套五福呈祥,预备着初一那天和泓一起贴。

     容胤写完了正端详,突然宫人来报,道太后驾临。

    两宫表面上虽然维持着一副母慈子孝的模样,实际早结下了深仇大恨,彼此防范,私下久不通往来。

    容胤很是诧异,听得太后銮驾已到了宣明阁殿前,只得撂笔出迎。

     太后穿了一身宫中常服,天气虽冷,仍然是绫纱锦绣,长长的裙摆上流光溢彩,拿各色丝缎绣出了精致花样。

    她十指细白,眉目福圆,五十多岁的人了,脸上依稀还有当年风韵。

    常年礼佛为她浸染出了一身的檀香气,闻着叫人心里沉静。

    待进了宣明阁正殿,她四下一扫,见满桌金灿灿的福字,便微微一笑道:“皇帝好兴致。

    ” 容胤已经请安过,就懒得再敷衍虚礼,大马金刀的往主位上一坐,道:“外头这么冷,母后有什么事遣个人来说一声就好,何必亲自来?” 当年太后垂帘,就曾在宣明阁听政。

    如今往事历历在目,太后心中不尽的感慨,拈着佛珠先四下看了一圈,才道:“底下人献了点野味,哀家叫厨房呈过来,咱们母子吃顿团圆饭吧。

    ” 所谓底下人,便是太后的家里人。

    容胤知道这是太后有事要和他谈,便点头同意。

    两人相敬如冰的用过了晚膳,太后还不开口,只是和他东拉西扯的讲皇室里的闲话。

    容胤足足陪了一个多时辰,眼见着天色已晚也不说正事,不由满心的暴躁,冷冷道:“政务繁忙,母后若没有事情,就先回去吧。

    ” 太后微微一笑,道:“事情是有,只是还不着急说。

    ” 容胤只得忍耐下来。

    太后便道:“听说皇帝御前侍奉的那位泓大人已经退宫了。

    此事于礼不合,哀家不能不出来管一管。

    ” 容胤面不改色,道:“没有。

    他履历已封,怎么能退宫?母后是大概看差了。

    ” 他给泓做了两套身份,封黑侍君的履历,确实还在司礼官那里记档。

    他赤裸裸的耍无赖,太后倒也不生气,只是道:“皇帝做事,想来是有分寸的。

    ” 容胤道:“前朝繁杂,政事无一不关乎后宫。

    朕心里也有难处,母后要体谅。

    ”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