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流民无处安置,只得露宿街头,往往成群而居。
一人得病,便一传十,十传百,瘟疫扩散迅捷无伦,恐怖异常。
李真尚当即下令开库放药,却是杯水车薪,瘟疫火速绵延至信州府,军营中无数将士一病不起,老百姓更是饱受瘟疫荼毒。
信州府一时哀鸿遍野。
李真尚手段狠辣,竟然下令将病死的尸骨抛向贼军阵营,以至于北城门外病尸堆积如山,瘟气萦绕,秦家军中亦有不少士兵染上瘟疫。
秦氏兄弟足智多谋,临危不惧,早早下令北方军士将药材运送至前线,又令军营中的士兵每天用药水清洁衣物和帐篷,并堆积的尸山焚烧成灰,就地掩埋。
虽然条件艰苦,但秦家军早已习惯与蛮族血肉厮杀,怎会畏惧小小疫病? 信州城里老百姓的觉悟,却远远赶不上秦家军了。
皇帝虽然下令开库放药,但愚夫愚妇之间互传迷信,说本朝皇帝暴虐无道,老天爷这才降下瘟疫兵灾;又说吃药于事无补,只有烧神符喝灰水才能百毒不侵。
谣言一出,信州城内纸价倍涨。
更有好些穷书生为了赚几两银子,竟假扮成道士兜售神符,官府屡禁不绝,皇帝龙颜大怒,索性下旨封了信州府内所有庙宇,更闹得民怨沸腾。
秦家军听得风声,便趁机往信州城中安插奸细。
奸细在信州街坊间军营中煽风点火,说道秦大将军秦克阵实乃攻无不克的战神,证据有二: 一,秦大将军的武器,是一把威风凛凛的黄金长柄刀,形状肖似青龙偃月刀。
二,秦大将军上战场时,总以半张黄金面具覆脸。
如此可见,秦大将军其实是关二爷与兰陵王的双重转世,那可不就是战神再生么? 实际上,长柄刀本来就是战场利器,不只是关二爷,古往今来多有将士使用。
而秦克阵头戴面具,则是为了遮挡当年受黥刑时留下的墨字,又和关二爷、兰陵王有何关系呢? 但信州城正逢人心动荡之时,老百姓偏生愿意相信愚弄之言,再加上瘟疫肆虐,闹得城内十室九空,鬼气森森,军民颓靡,凄凉难言。
九月中旬,秦家军再度攻城,官军殊死抵抗,难以为继。
最终,城门崩坏,百姓哀嚎逃亡,军士血战而死。
信州城,失陷了。
秋风凉意彻骨。
一面面黄金飞虎旗在信州城墙上迎风招展。
秦家军浩浩荡荡进入信州府
一人得病,便一传十,十传百,瘟疫扩散迅捷无伦,恐怖异常。
李真尚当即下令开库放药,却是杯水车薪,瘟疫火速绵延至信州府,军营中无数将士一病不起,老百姓更是饱受瘟疫荼毒。
信州府一时哀鸿遍野。
李真尚手段狠辣,竟然下令将病死的尸骨抛向贼军阵营,以至于北城门外病尸堆积如山,瘟气萦绕,秦家军中亦有不少士兵染上瘟疫。
秦氏兄弟足智多谋,临危不惧,早早下令北方军士将药材运送至前线,又令军营中的士兵每天用药水清洁衣物和帐篷,并堆积的尸山焚烧成灰,就地掩埋。
虽然条件艰苦,但秦家军早已习惯与蛮族血肉厮杀,怎会畏惧小小疫病? 信州城里老百姓的觉悟,却远远赶不上秦家军了。
皇帝虽然下令开库放药,但愚夫愚妇之间互传迷信,说本朝皇帝暴虐无道,老天爷这才降下瘟疫兵灾;又说吃药于事无补,只有烧神符喝灰水才能百毒不侵。
谣言一出,信州城内纸价倍涨。
更有好些穷书生为了赚几两银子,竟假扮成道士兜售神符,官府屡禁不绝,皇帝龙颜大怒,索性下旨封了信州府内所有庙宇,更闹得民怨沸腾。
秦家军听得风声,便趁机往信州城中安插奸细。
奸细在信州街坊间军营中煽风点火,说道秦大将军秦克阵实乃攻无不克的战神,证据有二: 一,秦大将军的武器,是一把威风凛凛的黄金长柄刀,形状肖似青龙偃月刀。
二,秦大将军上战场时,总以半张黄金面具覆脸。
如此可见,秦大将军其实是关二爷与兰陵王的双重转世,那可不就是战神再生么? 实际上,长柄刀本来就是战场利器,不只是关二爷,古往今来多有将士使用。
而秦克阵头戴面具,则是为了遮挡当年受黥刑时留下的墨字,又和关二爷、兰陵王有何关系呢? 但信州城正逢人心动荡之时,老百姓偏生愿意相信愚弄之言,再加上瘟疫肆虐,闹得城内十室九空,鬼气森森,军民颓靡,凄凉难言。
九月中旬,秦家军再度攻城,官军殊死抵抗,难以为继。
最终,城门崩坏,百姓哀嚎逃亡,军士血战而死。
信州城,失陷了。
秋风凉意彻骨。
一面面黄金飞虎旗在信州城墙上迎风招展。
秦家军浩浩荡荡进入信州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