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霍翎心下轻叹。
这就是她无法讨厌方氏的原因了。
生母在生她时难产身亡,等生母孝期一过,她爹就在同僚的介绍下,娶了方氏为续弦,生下儿子霍泽。
有了自己的亲生骨肉,方氏对霍翎这边自然就疏忽了许多,但要说苛待也犯不上。
该配的丫鬟,该有的衣裳首饰月钱,都不会少。
生母留给她的东西,方氏也都陆陆续续交还到她手上。
继母做到这一步,也没什么好苛责的了,霍翎总不能希望方氏待自己好过霍泽。
别说方氏了,就连身为亲生父亲的霍世鸣,不也没做到一碗水端平吗? 斟酌片刻,霍翎还是道:“公中未必能一下子挪出这么多现银。
” “不如这样,这笔钱暂时由我出着。
等爹爹大胜归来,得了朝廷封赏,再把这笔银子补给我就是了。
” 方氏长舒口气,立刻顺着霍翎给的台阶答应下来。
*** 与此同时,县衙。
邱县令正在与师爷商量赈灾之事。
“这才过去了两天,城门外就聚拢了六七百个流民,接下来可如何是好。
” 衙门仓库里还有不少存粮,短时间内足够支应,但时间一长,流民数量增加,这些存粮就完全不够看了。
师爷提醒:“大人,今年受灾的可不止流民,还有我们县城的老百姓。
我们这两天在城门施粥,来领粥的人超过了八百之数。
” 那多出来的,都是永安县本地人。
县衙赈灾,总不能只救济从外地逃亡过来的流民,不救济自己的父老乡亲吧。
朝廷的赈灾粮粗糙干砺,咽下去时会将嗓子磨得生疼,要不是家中生计艰难,也不会有人来领这些赈灾粮。
所以就算明知道那些来领粥的不是流民,衙役们还是派发了米汤。
邱县令愁眉不展,来回踱步:“还是得找县中大户帮忙。
” 师爷点头应是,心里却不看好。
他家大人才刚上任一年,与县中大户的关系很是一般。
真要求到县中大户头上,他们估计只会出个三瓜两枣来埋汰人。
而且
这就是她无法讨厌方氏的原因了。
生母在生她时难产身亡,等生母孝期一过,她爹就在同僚的介绍下,娶了方氏为续弦,生下儿子霍泽。
有了自己的亲生骨肉,方氏对霍翎这边自然就疏忽了许多,但要说苛待也犯不上。
该配的丫鬟,该有的衣裳首饰月钱,都不会少。
生母留给她的东西,方氏也都陆陆续续交还到她手上。
继母做到这一步,也没什么好苛责的了,霍翎总不能希望方氏待自己好过霍泽。
别说方氏了,就连身为亲生父亲的霍世鸣,不也没做到一碗水端平吗? 斟酌片刻,霍翎还是道:“公中未必能一下子挪出这么多现银。
” “不如这样,这笔钱暂时由我出着。
等爹爹大胜归来,得了朝廷封赏,再把这笔银子补给我就是了。
” 方氏长舒口气,立刻顺着霍翎给的台阶答应下来。
*** 与此同时,县衙。
邱县令正在与师爷商量赈灾之事。
“这才过去了两天,城门外就聚拢了六七百个流民,接下来可如何是好。
” 衙门仓库里还有不少存粮,短时间内足够支应,但时间一长,流民数量增加,这些存粮就完全不够看了。
师爷提醒:“大人,今年受灾的可不止流民,还有我们县城的老百姓。
我们这两天在城门施粥,来领粥的人超过了八百之数。
” 那多出来的,都是永安县本地人。
县衙赈灾,总不能只救济从外地逃亡过来的流民,不救济自己的父老乡亲吧。
朝廷的赈灾粮粗糙干砺,咽下去时会将嗓子磨得生疼,要不是家中生计艰难,也不会有人来领这些赈灾粮。
所以就算明知道那些来领粥的不是流民,衙役们还是派发了米汤。
邱县令愁眉不展,来回踱步:“还是得找县中大户帮忙。
” 师爷点头应是,心里却不看好。
他家大人才刚上任一年,与县中大户的关系很是一般。
真要求到县中大户头上,他们估计只会出个三瓜两枣来埋汰人。
而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