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第3页
“陛下未免有些偏颇了。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此事陛下若无过错,怎会由得臣在此妄言?陛下心里很清楚,臣说的是有道理的。
”茅焦不卑不亢道,“迎太后回宫,无关陛下意愿,乃明主应尽之孝道。
陛下若能做到,天下尽会盛赞陛下。
如此简单就能为人称颂,陛下为什么不去做呢?” 好熟悉的称呼。
好熟悉的话术。
李世民已经很久没有听到这种一口一个“陛下”,一句比一句堂皇,却又夹杂着一点不知道存不存在、他总疑心存在的阴阳怪气。
明明是在说秦王,但偏偏要用“陛下”这个此时不太常用的敬称,李世民听得骨头都有点痒,总感觉怪怪的。
错觉,都是错觉,茅焦直谏的明明是秦王,跟他没有关系。
对,一点关系都没有。
他现在只是个普普通通的小太子而已。
嗯,就是这样。
嬴政沉默良久,不太情愿地垂眸:“茅卿说的也有道理……唉,她终究是寡人的至亲,寡人也不忍心看她孤独终老。
罢了,为己身及秦国故,寡人当与太子亲自迎接母后,以尽为子之孝。
” “我也要去吗?”李世民刁钻地问,“祖母于我,可没有多少情谊,我从记事以来,长到这么大,她可没跟我说过几句话呢。
” 茅焦欣喜道:“陛下深明大义,实在令人钦佩。
论语有言,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1]长辈纵有过错,陛下与太子也该尽好孝敬的本分,实不该怨恨。
” 嬴政微微颔首,似乎回心转意,颇为赞同。
他保持微笑:“茅卿所言极是。
我们大秦正需要先生这样的谏臣。
当赐百金,拜先生为客卿,日后还望先生多多进言。
蒙毅,备车,寡人要与太子一起去迎接太后。
” “多谢陛下。
”茅焦一鞠过膝,甚是诚恳欣慰。
还拿着刑具蒺藜的蒙毅:“……” 真是,一点也不意外呢。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此事陛下若无过错,怎会由得臣在此妄言?陛下心里很清楚,臣说的是有道理的。
”茅焦不卑不亢道,“迎太后回宫,无关陛下意愿,乃明主应尽之孝道。
陛下若能做到,天下尽会盛赞陛下。
如此简单就能为人称颂,陛下为什么不去做呢?” 好熟悉的称呼。
好熟悉的话术。
李世民已经很久没有听到这种一口一个“陛下”,一句比一句堂皇,却又夹杂着一点不知道存不存在、他总疑心存在的阴阳怪气。
明明是在说秦王,但偏偏要用“陛下”这个此时不太常用的敬称,李世民听得骨头都有点痒,总感觉怪怪的。
错觉,都是错觉,茅焦直谏的明明是秦王,跟他没有关系。
对,一点关系都没有。
他现在只是个普普通通的小太子而已。
嗯,就是这样。
嬴政沉默良久,不太情愿地垂眸:“茅卿说的也有道理……唉,她终究是寡人的至亲,寡人也不忍心看她孤独终老。
罢了,为己身及秦国故,寡人当与太子亲自迎接母后,以尽为子之孝。
” “我也要去吗?”李世民刁钻地问,“祖母于我,可没有多少情谊,我从记事以来,长到这么大,她可没跟我说过几句话呢。
” 茅焦欣喜道:“陛下深明大义,实在令人钦佩。
论语有言,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1]长辈纵有过错,陛下与太子也该尽好孝敬的本分,实不该怨恨。
” 嬴政微微颔首,似乎回心转意,颇为赞同。
他保持微笑:“茅卿所言极是。
我们大秦正需要先生这样的谏臣。
当赐百金,拜先生为客卿,日后还望先生多多进言。
蒙毅,备车,寡人要与太子一起去迎接太后。
” “多谢陛下。
”茅焦一鞠过膝,甚是诚恳欣慰。
还拿着刑具蒺藜的蒙毅:“……” 真是,一点也不意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