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仙侠 > 《假如二凤是始皇的太子》作者:煎盐叠雪 > 第141章

第141章 第2页

目录
    毕,好整以暇地瞅他暴怒的父亲大人,笑嘻嘻:“阿父想干就去干吧。

    ” 嬴政察觉出这孩子看热闹的玩笑意味,面若冰霜,当即召来郑国对质。

     郑国来时,见蔡泽和李斯都在,隐约意识到了自己的身份已经暴露,二话不说先恭敬跪下。

     “罪证确凿,尔可认罪?”嬴政把在韩秦使送来的奏报扔在郑国面前,杀气凛然。

     自去年韩王安继位之后,郑国的事开始小范围泄露和流传,到今年流入秦使耳中,最终密送典客蔡泽,呈到嬴政案前。

     可能韩安是属漏勺的吧,这么大的事都保不了密,刚继位就给秦国送把柄。

     “王上容秉,臣最初确实是作为间者入秦的,但此渠若能修成,将万顷泽卤之地化为良田,关中从此变成沃野,虽拖延了秦国攻韩的脚步,但也成就了秦国的万年基业……”[1] 郑国一五一十地道来,多多少少说服了嬴政几分。

    但他没有就此松口,而是肃然道:“那便朝会再议吧。

    ” 郑国很是忐忑地离开,蔡泽与李斯也先后告退。

     “你早知郑国会这般辩解?”嬴政沉吟许久,转而去问旁边正在看无忧来信的李世民。

     “什么?”李世民正乐得开花,闻言连忙抬头,正色道,“阿父不要把我当神仙一样,太依赖所谓预言,是会吃大亏的。

    我就吃过这个亏。

    ” “你是说熊启兄弟叛乱的事?”嬴政问出了积压许久的疑问。

     “庄子说,物之生也,若骤若驰,无动而不变,无时而不移。

    [1]” 李世民认认真真地仰头看他,“万事万物都是在变化的,我所知晓的那点东西,不过是管中窥豹,只见一斑而已。

    我不能完全倚仗这些,事事都要提前告诉阿父,万一错了,反而会误导阿父的判断。

    ” “是不是误导,我自会判断。

    ”嬴政不置可否,“那么在你的预知里,此事会如何发展?” “都说了不是预知啦,只是一种可能而已,就像明天可能下雨,也可能不下雨,在明天到来之前,谁也说不准。

    ”李世民强调。

     “你只管说就好。

    ”嬴政坚持。

     “好吧……”李世民思考片刻,慢吞吞开口,“你没有杀郑国,也没有逐客,因为李斯上了一封《谏逐客书》,写得非常好,你觉得很有道理。

    这事就这么过去了,郑国渠修好后,的确功在千秋。

    ” “李斯何时上的奏书?” “这我哪知道?一切都在变化,都是说不准的,也许他不写了呢?” “那寡人便等一下。

    ” “啊?” “我倒要看看,这个预言到底准不准?”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