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第2页
有了依靠,就连我以后出阁也有所依靠。
」 「唉,看看你娘,再看看荞姐儿的娘,只怕是我命里克妻,何必连累旁人。
」叶宗山叹气说着,看看叶茜又道:「你娘贫困时嫁与我妻,现在家境富裕了,我若是再娶正室生下嫡子,你又当如何自处。
荞姐儿出阁我并不担心,只怕到时候你会委屈。
至于将来子嗣我也想过,现在家里也有些闲钱,花钱寻个好生养的丫头并不是难事,等儿子大些,那时候你也出嫁了。
若是她性情脾气也好,就扶为正室,岂不比娶个不知根底的强。
」 「爹爹竟然是为我……」叶茜听得大为动容。
若是叶宗山正经续娶,不管是她还是叶荞都要尊其为母,生下儿子之后是正经嫡子,有名正言顺的财产继承权。
到她出阁之时,嫁妆多少只怕有得闹腾。
像叶宗山这样,不娶妻只纳妾,庶子妾室如何敢管嫡长女的嫁妆多少。
「你娘嫁与我,没过过一天好日子,我总要对得起她。
」叶宗山说着,看着叶茜道:「你好好在国公府住着,学些规矩长些见识,将来也能寻到更好的人家。
」 「嗯,我都记下了。
」叶茜说着。
第四十八章 十七日早上国公府就派来马车,跟来时一样是三辆,杜鹃和喜鹊两个大丫头早把东西收拾完毕,丫头婆子装车的功夫,叶茜和叶荞去隔壁辞了吕姨妈。
回来之后,车驾已经准备妥当,叶宗山也牵马出来,他跟叶茜、叶荞同路,送她们过去是一方面,二则是去国公府办差。
一路无事进到三门里,丫头扶着下车,早有婆子迎上来帮着整理东西。
叶茜和叶荞回西厢房换了衣服,从叶老太太房里起,长辈、平辈屋里转了一圈,快到中午时分才算见完礼,复又进到叶老太太屋里,却不像平常那样欢声笑语。
叶茜拉了拉叶荞,不自觉得把脚步放慢,果然刚走进厅里,就见画眉迎出来,朝叶茜和叶荞摆摆手,叶茜和叶荞不敢多问,赶紧退了出去。
莫名其妙回到屋里,刚想派丫头打听一下出了什么事,就见画眉掀帘子进来。
叶荞忙让座,叶茜捧茶上来,画眉连连推却道:「不敢,姑娘们太客气了。
」 让着坐下来,叶荞忙道:「正想去问姐姐,可是我们哪里不好惹老太太生气……」记得第一趟过去请安时,叶老太太脸色就不好看,只是当时不敢多说。
画眉叹口气,一脸纠结的道:「不干姑娘们的事,是……冯家今早打发婆子过来请安,说了许多不中听的话,老太太才生气的。
」 靖宁侯冯家此时全家在外头,过年的礼节却是不能废,一般都是打发婆子送礼问候,今年也是一样。
早上时冯家来了四个婆子,本来是磕头请安放了赏就完事的,结果婆子说起话来,说原本是跟着在外头的,因为过年了冯太太特意打发她们上京来。
叶老太太当时也不以然,今年年底冯老爷只怕就要回来,提前打发婆家回京也是常理。
没想到婆子话音一转却是说到了冯氏,张口闭口就是我家太太说,话里话外的意思,冯太太嫌叶老太太多管闲事。
俗话说,宁拆十座庙,不毁一门婚,尤其是冯氏这样儿子都生了的。
本来只是婆媳之间的一些小矛盾而己,冯氏到叶家去哭诉,叶家该是边劝边骂把她哄回杜家去。
叶家倒好,不但没把冯氏劝回去,反而把泰哥儿又从杜家抢回来。
小吵架闹成了大争执,搞到最后杜老太太跳起来要休妻。
因为冯家的极力挽回,虽然没有休成,冯氏和泰哥儿却被打发到安阳老家去,那是贫苦之地,离京千里不说,夫妻父子分开的久了,哪里还有感情。
冯氏是正室原配,泰哥儿是嫡长子,名正言顺的身份结果搞成这样,归根结底都是叶家不劝和反劝分的缘故。
叶老太太没听完就怒了,因为章雨柔在旁边,便跟婆子分辩起来。
婆子虽然不安反驳,神情却是很不以为然,只说是太太让她们如此代话。
把章雨柔搞的也无话
」 「唉,看看你娘,再看看荞姐儿的娘,只怕是我命里克妻,何必连累旁人。
」叶宗山叹气说着,看看叶茜又道:「你娘贫困时嫁与我妻,现在家境富裕了,我若是再娶正室生下嫡子,你又当如何自处。
荞姐儿出阁我并不担心,只怕到时候你会委屈。
至于将来子嗣我也想过,现在家里也有些闲钱,花钱寻个好生养的丫头并不是难事,等儿子大些,那时候你也出嫁了。
若是她性情脾气也好,就扶为正室,岂不比娶个不知根底的强。
」 「爹爹竟然是为我……」叶茜听得大为动容。
若是叶宗山正经续娶,不管是她还是叶荞都要尊其为母,生下儿子之后是正经嫡子,有名正言顺的财产继承权。
到她出阁之时,嫁妆多少只怕有得闹腾。
像叶宗山这样,不娶妻只纳妾,庶子妾室如何敢管嫡长女的嫁妆多少。
「你娘嫁与我,没过过一天好日子,我总要对得起她。
」叶宗山说着,看着叶茜道:「你好好在国公府住着,学些规矩长些见识,将来也能寻到更好的人家。
」 「嗯,我都记下了。
」叶茜说着。
第四十八章 十七日早上国公府就派来马车,跟来时一样是三辆,杜鹃和喜鹊两个大丫头早把东西收拾完毕,丫头婆子装车的功夫,叶茜和叶荞去隔壁辞了吕姨妈。
回来之后,车驾已经准备妥当,叶宗山也牵马出来,他跟叶茜、叶荞同路,送她们过去是一方面,二则是去国公府办差。
一路无事进到三门里,丫头扶着下车,早有婆子迎上来帮着整理东西。
叶茜和叶荞回西厢房换了衣服,从叶老太太房里起,长辈、平辈屋里转了一圈,快到中午时分才算见完礼,复又进到叶老太太屋里,却不像平常那样欢声笑语。
叶茜拉了拉叶荞,不自觉得把脚步放慢,果然刚走进厅里,就见画眉迎出来,朝叶茜和叶荞摆摆手,叶茜和叶荞不敢多问,赶紧退了出去。
莫名其妙回到屋里,刚想派丫头打听一下出了什么事,就见画眉掀帘子进来。
叶荞忙让座,叶茜捧茶上来,画眉连连推却道:「不敢,姑娘们太客气了。
」 让着坐下来,叶荞忙道:「正想去问姐姐,可是我们哪里不好惹老太太生气……」记得第一趟过去请安时,叶老太太脸色就不好看,只是当时不敢多说。
画眉叹口气,一脸纠结的道:「不干姑娘们的事,是……冯家今早打发婆子过来请安,说了许多不中听的话,老太太才生气的。
」 靖宁侯冯家此时全家在外头,过年的礼节却是不能废,一般都是打发婆子送礼问候,今年也是一样。
早上时冯家来了四个婆子,本来是磕头请安放了赏就完事的,结果婆子说起话来,说原本是跟着在外头的,因为过年了冯太太特意打发她们上京来。
叶老太太当时也不以然,今年年底冯老爷只怕就要回来,提前打发婆家回京也是常理。
没想到婆子话音一转却是说到了冯氏,张口闭口就是我家太太说,话里话外的意思,冯太太嫌叶老太太多管闲事。
俗话说,宁拆十座庙,不毁一门婚,尤其是冯氏这样儿子都生了的。
本来只是婆媳之间的一些小矛盾而己,冯氏到叶家去哭诉,叶家该是边劝边骂把她哄回杜家去。
叶家倒好,不但没把冯氏劝回去,反而把泰哥儿又从杜家抢回来。
小吵架闹成了大争执,搞到最后杜老太太跳起来要休妻。
因为冯家的极力挽回,虽然没有休成,冯氏和泰哥儿却被打发到安阳老家去,那是贫苦之地,离京千里不说,夫妻父子分开的久了,哪里还有感情。
冯氏是正室原配,泰哥儿是嫡长子,名正言顺的身份结果搞成这样,归根结底都是叶家不劝和反劝分的缘故。
叶老太太没听完就怒了,因为章雨柔在旁边,便跟婆子分辩起来。
婆子虽然不安反驳,神情却是很不以为然,只说是太太让她们如此代话。
把章雨柔搞的也无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