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仙侠 > 《泡沫时代东京文豪》by三春景 > 第35章

第35章 第3页

目录
    是有自己的围棋之路要走呢? ‘我的围棋’里的‘我’。

    之所以没有写作‘森’、‘正和’,成为‘森的围棋’‘正和的围棋’,正是为了此啊! 正和的确是主角,故事以他的视角展开,主要讲的是他的围棋。

    但这个‘我’换成是其他人也说得通的,无形之中就有了更多思辨和玩味的空间。

     然后,这里设计帮‘围棋培养系统’找对手下棋的剧情时,林千秋就很可惜,可惜这个时候个人电脑还很罕见,网棋更是影子都没有的事。

    不然在网上注册一个账号,然后大杀四方,甚至一举屠神,留下一段网棋传奇,那不是很顺理成章? 这样的传奇虽然不是正和创造的,但读者读书时会代入他的视角,也是很爽的...这也算是非要设定‘围棋培养系统’需要对局的原因之一吧,在男主正和的水平不够,剧情又短期内起不了波澜时,只好借‘围棋培养系统’之力,给读者制造一些爽快的阅读体验了。

     没有这个网棋剧情是很可惜的,不过也不是没有办法弥补。

    林千秋就设定了一群盲棋爱好者所谓盲棋,就是不用棋盘下棋。

    大家空口报棋盘上的坐标,就像正常下棋一样下下去。

    这一说就知道了,很考验棋手的空间想象力、专注力和记忆力。

     围棋大佬也不见得盲棋下的很好,不过顶级战力之下,棋手们游戏一样进行盲棋,也能看出一些水平了。

    至少水平不够的,肯定下不好盲棋。

    而盲棋下的好的,正常下棋就不会差! 在林千秋的设定下,正和发现了一下‘盲棋馆’,这里下盲棋是看不到对手的!大家在一个个半封闭的小隔间里,隔着一块木板和对手下盲棋。

    为了避免最后说不清楚棋局,盲棋馆提供记录员,会在不影响棋手的情况下,在另一侧将口述的棋路记录下来,为最后有分歧的胜负提供依据。

     有的时候,特别厉害的棋手,盲棋馆还提供‘电话盲棋’业务。

    可以联络棋馆有关联的职业棋手、业余高手,让盲棋馆这边的顾客和他们通过电话下棋这是盲棋馆吸引顾客的一个噱头,所以对局费什么的,都是盲棋馆出的,前提是这个顾客得够厉害(职业棋手对业余棋手,很少下没有对局费的棋,业余高手也差不多)。

     这就很适合正和去了,能有效避免暴露身份。

     就这样,‘围棋培养系统’和正和在‘盲棋馆’搞风搞雨,一路连赢获得‘盲棋馆’的认可,甚至真的和职业棋手对上,并轻取胜利时。

    正和通过龙泽早苗参加定段考试的消息,第一次比较系统地了解了‘院生’的存在,以及迈入职业围棋的路。

    这在正和的心里播下了成为院生,进而成为职业棋手的种子...这也是接下来故事一段时间内的主线。

     当然,那都是下一部的内容了,如果有下一部的话。

     是的,下一部。

     林千秋估计,如果按照大纲来写,怎么也该100万字左右才能完结。

    她没打算憋着全写完,再去寻找发表机会,那也没必要。

    她的想法是先写十几万字作为第一部,十几万字也足够一册的内容了,之后无论是去参加小说比赛,还是寻求出版社出版,都是可以的。

     现在的话,林千秋要为《我的围棋》第一部结一个漂亮的尾 最后故事里,视角转换,是几个互相认识的棋手登场,聊到了盲棋馆的‘野狐’这是正和在盲棋馆登记的假名,野狐在中国是围棋的代称之一,比喻围棋有狐狸精一样的魅力。

    日本围棋师承中国,这种典故当然也是有流传的。

    正和是看闲书时看到过,所以取了这样一个名字登记。

     此前棋手中有人是‘野狐’的手下败将,因此对他极为推崇。

    这就让另一些好奇的家伙,主动找到盲棋馆,想要和这个突然冒出来的高手通过电话对局。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