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第3页
”
白千鹤余光扫过大开的门扉窗宇,忽然压低声音,问:“公主,今日宣政门出入了好几拨太医,每一个出来的人脸色都不好。
听闻太子病重,是不是……” 李朝歌抬眼,一双黑白分明的眼睛静静扫了他一眼:“圣人天后让我们把守宫门,我们能做的就是抵御妖怪,保护宫闱安危。
其余之事,少管。
” 白千鹤耸耸肩,不再询问,转身朝外走去。
他走到门口,忽然回过身,对着李朝歌笑道:“还没有恭喜指挥使。
听说指挥使和顾少卿婚期订在明年七月,恭喜二位。
” 李朝歌淡淡点头,丝毫没有新嫁娘被人调侃婚事的娇羞:“嗯,我知道了。
” 皇家讲究多,六礼要一项一项走,李朝歌和顾明恪七月底才赐婚,折腾到明年七月已经算快的了。
白千鹤第一次遇到恭贺新婚,而对方回“我知道”的。
白千鹤一时无言以对,听人说,隔壁那位也每天沉迷工作,出入命案现场如同家常便饭,没有丝毫新婚的避讳。
白千鹤甚至怀疑,等大婚那天,这两人能先来衙署,办完差后再顺便去成个亲。
白千鹤啧了一声,摇摇头走了。
东都下了一场雨,天气飞快转凉,眨眼间叶子就落了一半。
走在街上,寒风萧萧,枯枝满地,洛阳百姓也逐渐换下秋装,拿出过冬衣裳。
十月,本该是各地封霜的季节,但是汾州城外却突然传来瘟疫的消息。
本来最开始只是寻常传染病,后来病的人越来越多,最后一整个村子的人都死了。
汾州刺史无奈封村,同时给朝廷发来求助信,希望朝廷尽快派人援助。
汾州刺史信上说的模糊,可是隐约有妖祟作乱的意思。
汾州离北都很近,天后怕出事,便派李朝歌去汾州查看。
无论是不是瘟疫,都要尽快解决,安定人心。
皇帝和太子都病着,这种敏感时候,不能生事。
李朝歌接到任务后,留白千鹤和莫琳琅在京城守宫门,自己则带着周劭和其他人手即刻出发,奔赴汾州。
莫琳琅提出想跟着李朝歌一起走,被李朝歌拒绝了。
汾州的事诚然要紧,但东都也正值用人之迹,不能马虎。
白千鹤留下照应,而莫琳琅一来身体文弱不能长途奔袭,二来眼睛可以看穿鬼魅,她留在东都用处更大。
至于周劭,他老家在关西,后来定居晋州,对河东一带熟悉,而且他身强体壮,不怕在寒冬里出门。
这次去汾州,带周劭就足矣。
李朝歌带着人离开东都后,快马加鞭,两天后就到达汾州。
李朝歌驶近城门,远远的,看到城门下站着一行人。
正是汾州刺史和其他官僚。
他们知道李朝歌要来,竟然亲自出城迎接。
汾州刺史隐约看到有人来了,为首之人穿着黑色官服,披着红色披风,虽然隔得远看不清面容,可是看身形明显是个女子。
汾州刺史立刻上前,高呼道:“参见盛元镇国公主!卑职给公主请安。
” 后面的人跟着一起喊,城门前风声浩荡,只能看到一个接一个的人脑袋。
李朝歌很讨厌这种场合,她下马,脸色十分冷淡,说:“刺史多礼。
官场无身份之别,刺史叫我指挥使就好。
” 汾州刺史见李朝歌毫无波动,误以为李朝歌喜欢别人恭维她官职,立刻改口道:“卑职遵命。
指挥使,卑职久仰镇妖司大名,今日得以一见,果真名不虚传!指挥使,臣等在酒楼给您设下接风宴。
汾州地小,不敢和东都比,还请指挥使赏脸。
”
听闻太子病重,是不是……” 李朝歌抬眼,一双黑白分明的眼睛静静扫了他一眼:“圣人天后让我们把守宫门,我们能做的就是抵御妖怪,保护宫闱安危。
其余之事,少管。
” 白千鹤耸耸肩,不再询问,转身朝外走去。
他走到门口,忽然回过身,对着李朝歌笑道:“还没有恭喜指挥使。
听说指挥使和顾少卿婚期订在明年七月,恭喜二位。
” 李朝歌淡淡点头,丝毫没有新嫁娘被人调侃婚事的娇羞:“嗯,我知道了。
” 皇家讲究多,六礼要一项一项走,李朝歌和顾明恪七月底才赐婚,折腾到明年七月已经算快的了。
白千鹤第一次遇到恭贺新婚,而对方回“我知道”的。
白千鹤一时无言以对,听人说,隔壁那位也每天沉迷工作,出入命案现场如同家常便饭,没有丝毫新婚的避讳。
白千鹤甚至怀疑,等大婚那天,这两人能先来衙署,办完差后再顺便去成个亲。
白千鹤啧了一声,摇摇头走了。
东都下了一场雨,天气飞快转凉,眨眼间叶子就落了一半。
走在街上,寒风萧萧,枯枝满地,洛阳百姓也逐渐换下秋装,拿出过冬衣裳。
十月,本该是各地封霜的季节,但是汾州城外却突然传来瘟疫的消息。
本来最开始只是寻常传染病,后来病的人越来越多,最后一整个村子的人都死了。
汾州刺史无奈封村,同时给朝廷发来求助信,希望朝廷尽快派人援助。
汾州刺史信上说的模糊,可是隐约有妖祟作乱的意思。
汾州离北都很近,天后怕出事,便派李朝歌去汾州查看。
无论是不是瘟疫,都要尽快解决,安定人心。
皇帝和太子都病着,这种敏感时候,不能生事。
李朝歌接到任务后,留白千鹤和莫琳琅在京城守宫门,自己则带着周劭和其他人手即刻出发,奔赴汾州。
莫琳琅提出想跟着李朝歌一起走,被李朝歌拒绝了。
汾州的事诚然要紧,但东都也正值用人之迹,不能马虎。
白千鹤留下照应,而莫琳琅一来身体文弱不能长途奔袭,二来眼睛可以看穿鬼魅,她留在东都用处更大。
至于周劭,他老家在关西,后来定居晋州,对河东一带熟悉,而且他身强体壮,不怕在寒冬里出门。
这次去汾州,带周劭就足矣。
李朝歌带着人离开东都后,快马加鞭,两天后就到达汾州。
李朝歌驶近城门,远远的,看到城门下站着一行人。
正是汾州刺史和其他官僚。
他们知道李朝歌要来,竟然亲自出城迎接。
汾州刺史隐约看到有人来了,为首之人穿着黑色官服,披着红色披风,虽然隔得远看不清面容,可是看身形明显是个女子。
汾州刺史立刻上前,高呼道:“参见盛元镇国公主!卑职给公主请安。
” 后面的人跟着一起喊,城门前风声浩荡,只能看到一个接一个的人脑袋。
李朝歌很讨厌这种场合,她下马,脸色十分冷淡,说:“刺史多礼。
官场无身份之别,刺史叫我指挥使就好。
” 汾州刺史见李朝歌毫无波动,误以为李朝歌喜欢别人恭维她官职,立刻改口道:“卑职遵命。
指挥使,卑职久仰镇妖司大名,今日得以一见,果真名不虚传!指挥使,臣等在酒楼给您设下接风宴。
汾州地小,不敢和东都比,还请指挥使赏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