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要下雨了。
夏日的雨说来就来,裴纪安出宫时长风浩荡,等他走到镇妖司,豆大的雨点已经砸下来。
镇妖司的门卫见裴纪安孤身前来,吓了一跳,连忙撑着伞迎下来:“裴拾遗?下这么大的雨,拾遗怎么都没带伞?” 裴纪安哪有心思找伞,他来不及清理身上的水迹,急切问道:“盛元公主呢?” “您问指挥使?”门卫指向城门方向,道,“指挥使说昨日找到些新发现,今日去命案现场二查了。
” “谁家?” “城西富商郑家。
哎,裴拾遗,这么大的雨,你要去哪儿?” 郑家,李朝歌站在郑小姐的闺房里,四处搜查线索。
这几日她在城里寻找黑猫,奇怪的是,这只猫不知道又躲到哪里去了,李朝歌将宫城都翻了个遍,竟一无所获。
不在城里,不在后宫,它还能藏到哪里呢? 李朝歌让人继续地毯式搜查黑猫,自己带着人来郑家查案。
昨天她受日子启发,意识到她两次遇到猫妖,一次在李贞婚宴七月初二,一次在上阳宫宴七月十四,这两天都是子日。
结合之前那三桩发生在子日的命案,是不是说明,猫妖每逢子日就会寻找猎物? 七月初二它的目标是李朝歌,七月十四它的目标是天后,区别在于前几次猫妖成功了,而这两次都失败了。
李朝歌紧接着又想到,子对应的是鼠,猫妖挑在这一天攻击,兴许是某种祭祀或进食仪式。
李朝歌之前一直在搜查受害人的人际关系,她还为此苦恼许久,这三女子到底有什么重合点?现在看来,她进入了思维误区,谁说女眷一定要实际接触了?她们的交集,也可以在于养了同一只猫。
李朝歌立刻带着人来二查。
她第一站造访了第一个受害的郑家,郑父见公主上门,诚惶诚恐,等听到李朝歌的来意,当即老泪纵横,二话不说带着李朝歌来女儿的闺房。
郑娘已死去多时,她的闺房空荡荡的,一切都维持着她刚离开的模样。
李朝歌带着莫琳琅看了一圈,问:“郑娘子养过猫吗?” 郑父一听,想都不想摇头:“没有。
娇娘她从小对猫毛过敏,不喜欢养那些猫啊狗啊。
” 竟然没养过?李朝歌有些意外,又问:“那你们府上有野猫吗?” “哪有。
”郑父说道,“娇娘一见了猫就浑身起疹子,我哪儿敢让外面的野猫进来?我给府里的仆人下过禁令,不许偷偷带猫进来,一旦见了野猫就赶紧打走。
公主您看,现在墙角还有打猫的杆子呢。
” 娇娘是郑家女儿的小名。
李朝歌透过窗户看了一眼,确实在院墙拐角看到一根竹竿。
郑家的情况和他们的预料大相径庭,莫琳琅有些着急,看向李朝歌:“指挥使……” 李朝歌摆摆手,示意她稍安勿躁。
随后,李朝歌问:“我无意对死者不敬,但为了尽早破案,我还是得冒昧问一句,在郑娘子死前,她可有不寻常的举动?” 郑母在旁边擦泪:“公主这是说什么话,您能亲自调查娇娘的死因,我们感恩还来不及呢,哪会不知好歹?” 郑父跟着应是。
他想了一会,没注意女儿死前有什么异常,转头
夏日的雨说来就来,裴纪安出宫时长风浩荡,等他走到镇妖司,豆大的雨点已经砸下来。
镇妖司的门卫见裴纪安孤身前来,吓了一跳,连忙撑着伞迎下来:“裴拾遗?下这么大的雨,拾遗怎么都没带伞?” 裴纪安哪有心思找伞,他来不及清理身上的水迹,急切问道:“盛元公主呢?” “您问指挥使?”门卫指向城门方向,道,“指挥使说昨日找到些新发现,今日去命案现场二查了。
” “谁家?” “城西富商郑家。
哎,裴拾遗,这么大的雨,你要去哪儿?” 郑家,李朝歌站在郑小姐的闺房里,四处搜查线索。
这几日她在城里寻找黑猫,奇怪的是,这只猫不知道又躲到哪里去了,李朝歌将宫城都翻了个遍,竟一无所获。
不在城里,不在后宫,它还能藏到哪里呢? 李朝歌让人继续地毯式搜查黑猫,自己带着人来郑家查案。
昨天她受日子启发,意识到她两次遇到猫妖,一次在李贞婚宴七月初二,一次在上阳宫宴七月十四,这两天都是子日。
结合之前那三桩发生在子日的命案,是不是说明,猫妖每逢子日就会寻找猎物? 七月初二它的目标是李朝歌,七月十四它的目标是天后,区别在于前几次猫妖成功了,而这两次都失败了。
李朝歌紧接着又想到,子对应的是鼠,猫妖挑在这一天攻击,兴许是某种祭祀或进食仪式。
李朝歌之前一直在搜查受害人的人际关系,她还为此苦恼许久,这三女子到底有什么重合点?现在看来,她进入了思维误区,谁说女眷一定要实际接触了?她们的交集,也可以在于养了同一只猫。
李朝歌立刻带着人来二查。
她第一站造访了第一个受害的郑家,郑父见公主上门,诚惶诚恐,等听到李朝歌的来意,当即老泪纵横,二话不说带着李朝歌来女儿的闺房。
郑娘已死去多时,她的闺房空荡荡的,一切都维持着她刚离开的模样。
李朝歌带着莫琳琅看了一圈,问:“郑娘子养过猫吗?” 郑父一听,想都不想摇头:“没有。
娇娘她从小对猫毛过敏,不喜欢养那些猫啊狗啊。
” 竟然没养过?李朝歌有些意外,又问:“那你们府上有野猫吗?” “哪有。
”郑父说道,“娇娘一见了猫就浑身起疹子,我哪儿敢让外面的野猫进来?我给府里的仆人下过禁令,不许偷偷带猫进来,一旦见了野猫就赶紧打走。
公主您看,现在墙角还有打猫的杆子呢。
” 娇娘是郑家女儿的小名。
李朝歌透过窗户看了一眼,确实在院墙拐角看到一根竹竿。
郑家的情况和他们的预料大相径庭,莫琳琅有些着急,看向李朝歌:“指挥使……” 李朝歌摆摆手,示意她稍安勿躁。
随后,李朝歌问:“我无意对死者不敬,但为了尽早破案,我还是得冒昧问一句,在郑娘子死前,她可有不寻常的举动?” 郑母在旁边擦泪:“公主这是说什么话,您能亲自调查娇娘的死因,我们感恩还来不及呢,哪会不知好歹?” 郑父跟着应是。
他想了一会,没注意女儿死前有什么异常,转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