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 第2页
“此事大有可为!”谭桢道,“幸好大人并非我谭国之敌,否则,我就要寝食难安了。
” 第157章 “命令需下发各级官员,图纸毕竟是图纸,还是得实地勘测,算上迁移百姓,至少要留出一个月……一个月也不够。
” 谭桢面色复杂。
河流两岸正是百姓聚居之地,苏归拿下西北大运河,不仅是为了运粮,更是为了夺取要道一路攻城略地。
幸好国都峪州也是肃国的旧都,它并未连通运河,而是坐落于陆路交汇之地,离运河有不短的距离,就算渡口失守,峪州也不至于危在旦夕。
令河流改道不算特别难,各国都备有火药,只需令人挖出引流回旧道的沟渠,再辅以火药爆破堤坝,事就能办成。
只是炸开容易,修复很难,旧河道许久未通流水,如今已经变做农田,经年累月地型变化,流水不一定会听话地沿着旧河道流淌。
运气好,只损农田,运气不好,会损百姓。
是否要损农田百姓,阻燕军攻势? 这是个难题,但却并不难答。
作答者是国君,需要更多地站在一国的立场上思考,牺牲少数而保多数,对于国君来说这个问题答案几乎不需要思考。
谭桢沉默并不是在犹豫,而是在想如何下发命令才能让损失降到最低。
于商悯而言,正因实际下达命令的是谭桢,做主的也是谭桢,所以她才能毫无顾忌地提出这个方案。
她看着谭桢,不由得问自己,如果她是谭桢,会如何去选?多半也是同意这个方案的。
运河改道截流的方案,损失尚在可接受范围,它所带来的危害并没有那么直接,百姓伤亡的数目也不会那么直观地呈现,所以同意方案无需犹豫。
可是问题的本源时刻都在,无法避开。
今日舍运河,若是他日燕军兵临城下,谭桢或商悯面临的并非是舍运河这样损失可被计量的“小事”,而是舍一城
” 第157章 “命令需下发各级官员,图纸毕竟是图纸,还是得实地勘测,算上迁移百姓,至少要留出一个月……一个月也不够。
” 谭桢面色复杂。
河流两岸正是百姓聚居之地,苏归拿下西北大运河,不仅是为了运粮,更是为了夺取要道一路攻城略地。
幸好国都峪州也是肃国的旧都,它并未连通运河,而是坐落于陆路交汇之地,离运河有不短的距离,就算渡口失守,峪州也不至于危在旦夕。
令河流改道不算特别难,各国都备有火药,只需令人挖出引流回旧道的沟渠,再辅以火药爆破堤坝,事就能办成。
只是炸开容易,修复很难,旧河道许久未通流水,如今已经变做农田,经年累月地型变化,流水不一定会听话地沿着旧河道流淌。
运气好,只损农田,运气不好,会损百姓。
是否要损农田百姓,阻燕军攻势? 这是个难题,但却并不难答。
作答者是国君,需要更多地站在一国的立场上思考,牺牲少数而保多数,对于国君来说这个问题答案几乎不需要思考。
谭桢沉默并不是在犹豫,而是在想如何下发命令才能让损失降到最低。
于商悯而言,正因实际下达命令的是谭桢,做主的也是谭桢,所以她才能毫无顾忌地提出这个方案。
她看着谭桢,不由得问自己,如果她是谭桢,会如何去选?多半也是同意这个方案的。
运河改道截流的方案,损失尚在可接受范围,它所带来的危害并没有那么直接,百姓伤亡的数目也不会那么直观地呈现,所以同意方案无需犹豫。
可是问题的本源时刻都在,无法避开。
今日舍运河,若是他日燕军兵临城下,谭桢或商悯面临的并非是舍运河这样损失可被计量的“小事”,而是舍一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