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第2页
战了,看来谭桢是想攻入李国后迂回作战,绕开大燕兵力最强盛的地区,途经李国直取宿阳。
”苏归道。
李国……商悯回忆了一下,记起这也是大燕的狗腿子,只不过相比梁国并不强盛,大燕数度派出公主与李国和亲,国君的身上流着的都是大燕姬氏的血。
这次攻谭李国响应热烈,即便国小力弱,但还是借出了数万兵马和数千斤粮食。
参军一时无言,“大将军,这如何是好?” “若李国的大将军不是庸碌之辈,就会知道守城是最好的办法。
”苏归望向天际,“谭国拖不起这场战争,赢的,必然是大燕。
” …… 宿阳城内,长阳君府中。
商悯留下的陶俑小人摇晃着从书架上落地,蚀音灵烛已经点燃,长阳君坐在桌案前等着她。
“悯儿。
”长阳君的脸上并无欢喜之意,只是看到商悯来了才勉强露出一个笑脸。
“姥姥,可是为了战事忧心?”商悯问后四下一看,“怎么不见姥爷了?” “柳怀信在主厅拜访,他在招待。
”长阳君一副不愿意多谈的样子。
“柳相为何前来?”商悯一惊,忍不住皱眉。
受姥姥影响,她对这位大燕丞相的印象着实差劲,作为皇帝手下的头号走狗,柳怀信干的坏事可不少。
比如攻谭这件事,如果是放在几十年前的朝堂上,就算没有群臣反对,起码也会有一两个忠贞之辈站出来提出相反的意见,而柳相登上高位之后,一切都不同了。
“朝堂上下一声”。
这句话,在攻谭之事上体现得格外明显。
当日皇帝在朝堂上决意攻谭,柳怀信首先跳出来高呼陛下圣明。
在他之后,其余众人也纷纷跪地高呼陛下圣明。
只有少数文官和少数武官直挺挺地站着,他们不肯跪地高呼陛下圣明,但也不敢提出相反意见,而在大多数人都跪下之
”苏归道。
李国……商悯回忆了一下,记起这也是大燕的狗腿子,只不过相比梁国并不强盛,大燕数度派出公主与李国和亲,国君的身上流着的都是大燕姬氏的血。
这次攻谭李国响应热烈,即便国小力弱,但还是借出了数万兵马和数千斤粮食。
参军一时无言,“大将军,这如何是好?” “若李国的大将军不是庸碌之辈,就会知道守城是最好的办法。
”苏归望向天际,“谭国拖不起这场战争,赢的,必然是大燕。
” …… 宿阳城内,长阳君府中。
商悯留下的陶俑小人摇晃着从书架上落地,蚀音灵烛已经点燃,长阳君坐在桌案前等着她。
“悯儿。
”长阳君的脸上并无欢喜之意,只是看到商悯来了才勉强露出一个笑脸。
“姥姥,可是为了战事忧心?”商悯问后四下一看,“怎么不见姥爷了?” “柳怀信在主厅拜访,他在招待。
”长阳君一副不愿意多谈的样子。
“柳相为何前来?”商悯一惊,忍不住皱眉。
受姥姥影响,她对这位大燕丞相的印象着实差劲,作为皇帝手下的头号走狗,柳怀信干的坏事可不少。
比如攻谭这件事,如果是放在几十年前的朝堂上,就算没有群臣反对,起码也会有一两个忠贞之辈站出来提出相反的意见,而柳相登上高位之后,一切都不同了。
“朝堂上下一声”。
这句话,在攻谭之事上体现得格外明显。
当日皇帝在朝堂上决意攻谭,柳怀信首先跳出来高呼陛下圣明。
在他之后,其余众人也纷纷跪地高呼陛下圣明。
只有少数文官和少数武官直挺挺地站着,他们不肯跪地高呼陛下圣明,但也不敢提出相反意见,而在大多数人都跪下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