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 > 《天命在我》作者:桉柏 > 第102章

第102章 第2页

目录
    应对得当。

     尽管她已经很努力地思考如何接话,如何斟酌遣词,可是当那位名义上的天下共主站在她面前,她还是不可避免地被影响了思绪。

     有些细节和不对劲的地方,只有脱离谈话的紧张环境后,她才有所察觉。

     商悯从头到尾回想了一遍与燕皇所谈内容,问自己:燕皇为何要针对她? 从身份角度讲,是因为武国重视商悯。

     从小到大商悯所受的乃是正统的继承人教育,武王甚至为商悯杀王后姬妤,商谦的出生则是为了“备用”,以及辅佐商悯,他接受的也大多是忠诚教育和服从教育,而非为王的教育,这些燕皇都知道。

     燕皇想以借兵做借口,用商悯要挟武王,同时试探武王对商悯的重视是否到了为她不惜一切的地步。

     他知道商悯这个人质分量较重,但是重要到武王因她的死日夜愧疚不安,和重要到因她的死直接起兵造反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概念。

     皇帝借兵,臣子不可不借,否则就将陷于不忠不义的境地,当今诸侯还是很要面子的,凡事都要思考一个“义”与“理”。

     若想不借,就必有正当理由,可这个理由皇帝认不认,这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可能燕皇自己都没指望能借到武国的兵,因为他明白武国必然不愿借兵,从北疆调兵不现实,武国也必会想办法找借口回绝。

     就算事后谭破国灭,燕皇不吝封赏,武国能从中分一杯羹,可从封赏中捞到好处,真的能抵过借兵几十万带来的损失吗?更何况承诺封赏是一回事,封赏实际到手里能有多少,谁心里都没谱。

     谭国遥远,荒漠众多,缺水,以至于国中良田稀少,资源匮乏,又有蛮族不时侵扰,本身就不是富庶宜居之地。

     它能有如今的地位,离不开国君的励精图治。

    若是换一个庸君做谭国国主,恐怕百姓连饭都吃不饱。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