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西屋郎君察觉几分不对。
“怎么了?” “今天给出去的五十两银锭,是我爹给我的。
” 有些话不能和阿娘说,倒可以和外人说两句。
应小满在油灯下边写边说:“拿出去就知道会花用,但总以为会剩点下来。
没想到那么大一锭,半点没剩下,毕竟是我爹过世前留给我的……” “念想?”西屋郎君接了两个字。
应小满写字的动作一顿,啪嗒,一滴水珠滴落油纸上。
她抬手迅速抹了下眼角。
暗藏的情绪一旦说出于口,便失去了原本翻江倒海的威力。
她很快从短暂低落中恢复,渐渐平静下来。
记录好当天账目,西屋郎君新添三十文欠债,应小满把油纸收好,瓷碗往对面推了推,“吃罢。
娘说这碗水蛋羹不算你钱。
” “多谢应夫人体谅。
多谢应小娘子送羹。
”西屋郎君坐在对面,边吃边问,“你家寻的是城北哪处?” 应小满:“七举人巷。
” 西屋郎君才吃进一口,动作便顿了下。
“原来在七举人巷。
”他手里的瓷匙搅了搅蛋羹,瓷匙碰着汤碗,叮叮当当一阵轻响。
“倒是离我家不远。
” 第9章 应小满今日去城北走了条新路。
专程绕过西门内大街路段,大理寺地界。
清晨斜风细雨,她戴起遮雨斗笠,站在形制高大威严的衙门外驻足凝视,心里默默地想,“爹的仇家就在这里做事。
” 两道黑漆铁门敞开,不断有官员书吏冒雨进出。
为了安全起见,她并不靠近,混在人群里慢慢走出西门内大街,时不时地望一眼大理寺官衙。
新屋赁约已经签立妥当,这两天忙着添置物件,准备搬迁事宜。
阿织年纪小,搬新住处怕不习惯,她今天打算把阿织用的物件先添置齐全了。
行走在狭长安静的七举人巷中,还没进门,远远地突然传出一阵动静。
斜对面的长乐巷口,十几名长随前后簇拥一骑高头大马从巷子里出行。
马上贵人身穿紫袍,披一身遮雨氅衣,前呼后拥,官威不小,街上百姓纷纷闪避。
应小满藏身在巷口的围墙阴影里。
无声无息,贴着青石围墙站着,仿佛细雨中一株安静的爬墙藤蔓,只有眼睛闪亮惊人。
从长乐巷骑马冒雨出行的官员,年纪瞧着约莫二十五六岁,狭长鹰眼,小麦肤色,剑眉浓黑,相貌堂堂,眼神阴沉,穿一身煊赫的紫袍玉带官服。
视线直勾勾盯着路边,不知在想什么事。
应小满的目光紧随不舍,确定自己
“怎么了?” “今天给出去的五十两银锭,是我爹给我的。
” 有些话不能和阿娘说,倒可以和外人说两句。
应小满在油灯下边写边说:“拿出去就知道会花用,但总以为会剩点下来。
没想到那么大一锭,半点没剩下,毕竟是我爹过世前留给我的……” “念想?”西屋郎君接了两个字。
应小满写字的动作一顿,啪嗒,一滴水珠滴落油纸上。
她抬手迅速抹了下眼角。
暗藏的情绪一旦说出于口,便失去了原本翻江倒海的威力。
她很快从短暂低落中恢复,渐渐平静下来。
记录好当天账目,西屋郎君新添三十文欠债,应小满把油纸收好,瓷碗往对面推了推,“吃罢。
娘说这碗水蛋羹不算你钱。
” “多谢应夫人体谅。
多谢应小娘子送羹。
”西屋郎君坐在对面,边吃边问,“你家寻的是城北哪处?” 应小满:“七举人巷。
” 西屋郎君才吃进一口,动作便顿了下。
“原来在七举人巷。
”他手里的瓷匙搅了搅蛋羹,瓷匙碰着汤碗,叮叮当当一阵轻响。
“倒是离我家不远。
” 第9章 应小满今日去城北走了条新路。
专程绕过西门内大街路段,大理寺地界。
清晨斜风细雨,她戴起遮雨斗笠,站在形制高大威严的衙门外驻足凝视,心里默默地想,“爹的仇家就在这里做事。
” 两道黑漆铁门敞开,不断有官员书吏冒雨进出。
为了安全起见,她并不靠近,混在人群里慢慢走出西门内大街,时不时地望一眼大理寺官衙。
新屋赁约已经签立妥当,这两天忙着添置物件,准备搬迁事宜。
阿织年纪小,搬新住处怕不习惯,她今天打算把阿织用的物件先添置齐全了。
行走在狭长安静的七举人巷中,还没进门,远远地突然传出一阵动静。
斜对面的长乐巷口,十几名长随前后簇拥一骑高头大马从巷子里出行。
马上贵人身穿紫袍,披一身遮雨氅衣,前呼后拥,官威不小,街上百姓纷纷闪避。
应小满藏身在巷口的围墙阴影里。
无声无息,贴着青石围墙站着,仿佛细雨中一株安静的爬墙藤蔓,只有眼睛闪亮惊人。
从长乐巷骑马冒雨出行的官员,年纪瞧着约莫二十五六岁,狭长鹰眼,小麦肤色,剑眉浓黑,相貌堂堂,眼神阴沉,穿一身煊赫的紫袍玉带官服。
视线直勾勾盯着路边,不知在想什么事。
应小满的目光紧随不舍,确定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