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 > 《春莺啭》作者:海青拿天鹅 > 第32章

第32章 第2页

目录
    现在众人面前了。

    据说,她拜在了一名方士门下清修,很少回来。

     父亲来京中为官颇有根由,姚嫣并非一无所知。

     士族自前朝兴起,几经兴亡,如今遍数天下士族,颍川当首屈一指。

    姚氏在颍川不算最旺,却历史最久,根基也最深。

     若论渊源,姚氏在颍川已有几百年,族谱上则更是丰厚,元始可追溯至舜帝姚重华。

    历朝以来,姚氏为官者众多,还出过好些位列三公的重臣,虽未尝权势滔天,却也不曾凋蔽零落。

    卫朝乱时,姚氏曾联合颍川各家豪强割据一方,却深谙时势,归顺王氏。

    后来王氏得了天下,姚氏也在颍川和朝中博得了非常的人望,却忽然沉默起来。

    百余年间,虽朝廷多有恩诏,姚氏往京中为官者却不过一二十人。

     这般韬光养晦的做法,道理不须细说,看看开国时,那些炙手可热的人如今何在便可知道。

     但天下承平已久,姚氏多年来却建树无多。

    虽有积累下的大宗田产,家业也颇为富足,但看着别的士族日渐壮大,新帝方即位,正是用人之时,族中出仕的议论日益高涨起来。

     去年,御史中丞姚谓告老还乡,临退前向皇帝举荐了姚嫣的父亲,琅琊太守姚征。

     没想到,皇帝竟恩眷大开,诏姚征入京做了尚书。

     此事在颍川热议一时,人人都叹,姚氏到底并非只有姚陵。

     任命父亲为尚书的诏令到达时,正是临近年节之际,姚氏族人都回到颍川齐聚。

    她家日日都坐满了登门道贺的亲眷。

     除夕家宴上,父亲携他们一家向祖母拜礼时,祖母特地让他们上前,问过姚征夫妇一些话,又笑盈盈地拉过姚嫣和兄长,将他们仔细地看。

    那时,姚嫣第一次站在那么多人面前,却一点也不害怕。

    她望着祖母,唇边绽放的笑意甜美而矜持,安然接受着周围赞叹、羡慕或妒忌的目光。

     问到姚嫣年纪时,祖母像想起什么,突然道:“馥之如今也该十七了吧?” 那一瞬,姚嫣感到旁边的议论声一下低了许多。

     “正是。

    馥之只大阿嫣三日呢。

    ”旁边一位婶婆笑着答道。

     “哦!”祖母点头。

     “祖母,阿嫣四月出生,尚未满十七。

    ”姚嫣没有理会旁人的心思,面上笑意更浓,声声婉转。

     或许如果大伯尚在,姚谓向皇帝举荐的便不会是姚征,姚嫣也不会来到京城。

    可毕竟就像母亲说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