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章 第2页
世道对女子和小哥儿比较苛刻。
”白柚叹气。
“只要她真的悔过,那她有的是活路。
是她自己把路走死了。
”陶竹当然也觉得韩小雁可怜,但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而且,黎荞不和黎黍计较,他不和陶萄计较,若韩小雁真的意识到错了,他和黎荞还能逼死她不成? 这般想着,他让黎大忠和白柚不要再提此事,自打他和黎荞搬来县城,快半个月了,这是第一次和白柚黎大忠见面,应该说些高兴的。
白柚和黎大忠见状,只能转了话题,说起村子里的事儿。
这半个月里,村子里最大的变化便是多了一间私塾。
今年过年时庄丰收特意开会征集全村人的意见,他想在村子里盖一间私塾,夫子是黄有名,如果村人愿意,那就凑钱盖房子。
村人自然愿意。
随着村人的富裕和黎荞一次次中案首,三柳村众人对于读书的热情越来越高。
而且黄有名身为黎荞的私人辅导,在黎荞家住了两年多,黎荞能中小三元,绝大部分原因是黎荞自己聪明,但这里面肯定也有黄有名的功劳。
若黄有名没有真才实学,黎荞又怎会让他在家里住那么久。
所以,确认私塾的夫子是他,每家每户都愿意捐银子。
这可是黎荞的私教! 村人凑了银子,庄丰收便趁着农闲在村子东北角盖了一个私塾出来。
眼下黎荞入书院读书,黄有名辞去私教的职务,转而当三柳村私塾的夫子。
每位学生一年三两银子的束脩,不包吃不包住。
这个价格放在乡下算是非常贵,但是,谁让入学的人多呢,家里凡是有适龄孩子的,这个适龄指的是从六岁到未成亲,在这个年龄段的人都可以入学。
大家伙儿都想看一看黎荞私教的水平,于是乌压压的去了将近三百人。
这么多人,就黄有名一个人教,太辛苦了。
黄有名表示教不了,想让庄丰收再请一位夫子,但全村人都不同意,非得让他教,并且要加束脩,由原本的二两银子变成三两银子,看在银子的份上,黄有名咬咬牙答应了下来。
黄家家贫,这些年来,他祖辈、父辈、儿子、孙子加一起,四代人供出了他这么一位秀才。
他对不起家人,此时有挣钱的机会,他自是不愿意错过。
累些就累些吧,他才四十九岁,勉勉强强教得了这么多人。
他辛苦一些,家里人就能轻松一些。
”白柚叹气。
“只要她真的悔过,那她有的是活路。
是她自己把路走死了。
”陶竹当然也觉得韩小雁可怜,但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而且,黎荞不和黎黍计较,他不和陶萄计较,若韩小雁真的意识到错了,他和黎荞还能逼死她不成? 这般想着,他让黎大忠和白柚不要再提此事,自打他和黎荞搬来县城,快半个月了,这是第一次和白柚黎大忠见面,应该说些高兴的。
白柚和黎大忠见状,只能转了话题,说起村子里的事儿。
这半个月里,村子里最大的变化便是多了一间私塾。
今年过年时庄丰收特意开会征集全村人的意见,他想在村子里盖一间私塾,夫子是黄有名,如果村人愿意,那就凑钱盖房子。
村人自然愿意。
随着村人的富裕和黎荞一次次中案首,三柳村众人对于读书的热情越来越高。
而且黄有名身为黎荞的私人辅导,在黎荞家住了两年多,黎荞能中小三元,绝大部分原因是黎荞自己聪明,但这里面肯定也有黄有名的功劳。
若黄有名没有真才实学,黎荞又怎会让他在家里住那么久。
所以,确认私塾的夫子是他,每家每户都愿意捐银子。
这可是黎荞的私教! 村人凑了银子,庄丰收便趁着农闲在村子东北角盖了一个私塾出来。
眼下黎荞入书院读书,黄有名辞去私教的职务,转而当三柳村私塾的夫子。
每位学生一年三两银子的束脩,不包吃不包住。
这个价格放在乡下算是非常贵,但是,谁让入学的人多呢,家里凡是有适龄孩子的,这个适龄指的是从六岁到未成亲,在这个年龄段的人都可以入学。
大家伙儿都想看一看黎荞私教的水平,于是乌压压的去了将近三百人。
这么多人,就黄有名一个人教,太辛苦了。
黄有名表示教不了,想让庄丰收再请一位夫子,但全村人都不同意,非得让他教,并且要加束脩,由原本的二两银子变成三两银子,看在银子的份上,黄有名咬咬牙答应了下来。
黄家家贫,这些年来,他祖辈、父辈、儿子、孙子加一起,四代人供出了他这么一位秀才。
他对不起家人,此时有挣钱的机会,他自是不愿意错过。
累些就累些吧,他才四十九岁,勉勉强强教得了这么多人。
他辛苦一些,家里人就能轻松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