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第2页
掰谁知道。
而且,这只是开始,把玉米棒掰回去之后还得一个个的把玉米苞叶扒下来,扒完之后晾晒,晾晒之后脱粒。
总之,整个过程很累。
自家男人干不了这个活,每年这个活儿的主力都是她自己,这几年随着她儿子的长大,她轻松了一些,但说到底还是非常累。
眼下郑家一出手就让她家省了无数的力气,而且还多挣了不少钱,她真的很感谢很感谢黎荞。
为此,这天早上天未亮,趁着工地未开工,她特意用板车装了两麻袋玉米棒过来,非得送给黎荞。
黎荞自是不收,但陶竹喜欢这个,他愿意花钱买。
双方这么一拉扯,被前来卖干柴的乡亲看到了,然后很快就传遍了三柳村。
其他听到消息的乡亲都有些愣,咋,现在黎荞不只是消化他们的鸡蛋、蔬菜、小麦、干柴等东西,连玉米都可以消化? 牛逼,这是真的牛逼。
感叹完了,村人就是欣喜了。
不只是张绣花家种了玉米,他们也都种了玉米,郑家的香肠生意可是长期的,把张绣花家的玉米消耗完了,那说不定就能轮到他们啦! 又省力气又能挣钱,这谁不心动? * 作者有话要说: 这个国庆的更新真的真渣QAQ 感谢还在追更的宝子,在这章撒花花,送小红包! 第55章玉米生意要承黎荞的情 张绣花家的玉米被郑家预定,这让很多村人眼热不已。
于是,就有人趁着去黎荞家卖东西时问黎荞,能不能多开发一下玉米的吃法,好让大家伙儿的玉米也能跟着卖掉一些。
玉米属于粗粮,相比较小麦来说相对高产,乡下家家户户都会种,种的多了,那自然就不值钱了,一斤只能卖三文钱。
村人种玉米都是为了自家吃,想卖的话,根本卖不出去,因为县城那些不种玉米的城里人一年到头消耗的玉米有限。
至于运送出平城,那也根本没戏,平城所在的整个府全都种玉米。
所以,玉米这种粗粮,一直以来都是村人种来留着自家吃,想卖,没途径。
可现在黎荞给张绣花家的玉米寻了个销路,这让人怎么不心动。
而且,这只是开始,把玉米棒掰回去之后还得一个个的把玉米苞叶扒下来,扒完之后晾晒,晾晒之后脱粒。
总之,整个过程很累。
自家男人干不了这个活,每年这个活儿的主力都是她自己,这几年随着她儿子的长大,她轻松了一些,但说到底还是非常累。
眼下郑家一出手就让她家省了无数的力气,而且还多挣了不少钱,她真的很感谢很感谢黎荞。
为此,这天早上天未亮,趁着工地未开工,她特意用板车装了两麻袋玉米棒过来,非得送给黎荞。
黎荞自是不收,但陶竹喜欢这个,他愿意花钱买。
双方这么一拉扯,被前来卖干柴的乡亲看到了,然后很快就传遍了三柳村。
其他听到消息的乡亲都有些愣,咋,现在黎荞不只是消化他们的鸡蛋、蔬菜、小麦、干柴等东西,连玉米都可以消化? 牛逼,这是真的牛逼。
感叹完了,村人就是欣喜了。
不只是张绣花家种了玉米,他们也都种了玉米,郑家的香肠生意可是长期的,把张绣花家的玉米消耗完了,那说不定就能轮到他们啦! 又省力气又能挣钱,这谁不心动? * 作者有话要说: 这个国庆的更新真的真渣QAQ 感谢还在追更的宝子,在这章撒花花,送小红包! 第55章玉米生意要承黎荞的情 张绣花家的玉米被郑家预定,这让很多村人眼热不已。
于是,就有人趁着去黎荞家卖东西时问黎荞,能不能多开发一下玉米的吃法,好让大家伙儿的玉米也能跟着卖掉一些。
玉米属于粗粮,相比较小麦来说相对高产,乡下家家户户都会种,种的多了,那自然就不值钱了,一斤只能卖三文钱。
村人种玉米都是为了自家吃,想卖的话,根本卖不出去,因为县城那些不种玉米的城里人一年到头消耗的玉米有限。
至于运送出平城,那也根本没戏,平城所在的整个府全都种玉米。
所以,玉米这种粗粮,一直以来都是村人种来留着自家吃,想卖,没途径。
可现在黎荞给张绣花家的玉米寻了个销路,这让人怎么不心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