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 > 明朝那些事儿 [精校出版]--当年明月--合集打包 > 第361章

第361章 第2页

目录
    当他亲眼看到那个被打屁股的人时。

     这位倒了霉的仁兄就是殷士儋,关于此人,那真是说来话长。

     嘉靖二十六年(1547),殷士儋和张居正同期毕业,由于成绩优秀,被选为庶吉士,之后又被调入裕王府,担任裕王的讲官。

     既有翰林的背景,又是太子的班底,官运也不错,隆庆二年(1568)还当上了礼部尚书,但奇怪的是,他偏偏就是入不了阁。

     在明代,这实在是个要命的问题,记得我当年小学时曾被任命为卫生委员,现在想来,那是我担任过的最高职务,虽说唯一的好处就是每天多扫一次地,却实在让人心潮澎湃,激动不已,为什么呢? 因为卫生委员是班委成员。

     要知道,各科科代表虽说平时管收作业,实在是威风八面(特别是对我这种不爱交作业的人),但他们不是班委成员,老师召集开会的时候,他们是没有资格去的,也得不到老师的最高指示。

     卫生委员就不同了,虽然每日灰头土脸,但每当听到老师召唤时,将手中的扫把一挥,高傲地看一眼收作业的课代表,开会去也! 那是相当的牛。

     相信你已经明白了,课代表就是各部部长,班委就是内阁,老师就是…… 扫地的强过收本子的,就是这个道理。

     殷士儋讨厌收作业,他想去扫地,但他始终没有得到这个机会。

     而根正苗红的殷部长入不了阁,说到底,还得怪他的那张嘴。

     在这个世界上,同样一件事,不同的说法有截然不同的效果,比如一个胖子,体重一百公斤,如果你硬要说人家体重0.1吨,被人打残了我也不同情你。

     殷士儋大致就是这么一个人,他是历城(今山东济南)人,算是个地道的山东大汉,平时说话总是直来直去,当年给裕王当讲官时经常严辞厉色,搞得大家都坐立不安,所以后来裕王登基,对这位前老师也没什么好感。

     其实皇帝怎么想还无所谓,关键是高拱不喜欢他。

     这很正常,高拱要听话的人,而殷士儋明显不符合此条件。

     所以入阁的事情拖了好几年,人员进进出出,就是没他的份,这不奇怪,奇怪的是,到了隆庆四年(1570)十一月,这位收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