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章
被巨大恐惧笼罩的倭寇立刻开始整队,集中全部兵力在海边列阵,准备玩一次“击其半渡”,等待明军上岸后,趁他们立足未稳,发动攻击将他们赶下海去。
然而他们再次低估了对手的实力,做出了错误的判断。
登岸的明军并没有如倭寇所料,直接发起进攻,而是坚守原地,直到剩下的同伴赶到,排出那个特别的阵形后,才开始继续前进。
这时倭寇们才如梦初醒,但为时已晚。
自鸳鸯阵成型的那一刻起,他们的失败就已注定。
所以虽然他们来自出产最凶残野兽的九州,虽然他们负隅顽抗,进攻受挫仍然狂叫着挥刀冲锋,但这一切都无济于事,在比他们更为勇猛的明军和威力强大的鸳鸯阵面前,失败是他们的唯一结局。
很快战斗就演变成了游戏,倭寇全线溃败,而明军则变为三才阵和五行阵,四处追赶逃窜的倭寇,并将他们置于死地。
岛上的千余名倭寇要么被杀,要么自杀,要么淹死或被俘,总之无一幸免。
横屿之战就此结束,三个时辰之内,明军全歼岛上倭寇,并解救出被掳妇孺八百余人,己方伤亡共计十三人。
在这场意志的较量中,戚继光和他的军队成为了最后的胜利者,当之无愧。
战斗胜利了,用尽最后一分气力的明军再也支撑不住,纷纷躺倒在地,动弹不得,寂静笼罩着战后的横屿。
戚继光沉默地看着眼前的这一幕,他知道,这是胜利的宁静,是无声的凯歌。
于是一声高昂的吟唱就此响起: 〖万人一心兮泰山可撼, 惟忠与义兮气冲斗牛! 主将亲我兮胜如父母, 干犯军法兮身不自由。
号令明兮赏罚信, 赴水火兮敢停留。
上报天子兮下救黔首, 杀尽倭奴兮觅个封侯!〗 此即千古传诵之《凯歌》,青史留转,余音不绝。
【覆灭】 横屿之战的真正意义在于杀鸡给猴看,此战之后,福建各地倭寇皆闻风丧胆,再也不敢嚣张放肆,戚继光趁胜追击,先后在杞店、牛田、林墩大破倭寇,先后歼敌五千余人,形势一片大好。
但这时麻烦来了,虽然胡宗宪总领东南,但福建并不是他的属地,戚继光只是被暂借而已,时候一到还要回去报到。
有这么好的外援,福建巡抚自然舍不得放走,而且此时正是打击倭寇的最好时机,如果撤回浙江,必将前功尽弃。
于是戚继光决定向胡宗宪上书,要求延长租借期,他信誓旦旦地对福建监军汪道昆表示,胡宗宪是一个通情
然而他们再次低估了对手的实力,做出了错误的判断。
登岸的明军并没有如倭寇所料,直接发起进攻,而是坚守原地,直到剩下的同伴赶到,排出那个特别的阵形后,才开始继续前进。
这时倭寇们才如梦初醒,但为时已晚。
自鸳鸯阵成型的那一刻起,他们的失败就已注定。
所以虽然他们来自出产最凶残野兽的九州,虽然他们负隅顽抗,进攻受挫仍然狂叫着挥刀冲锋,但这一切都无济于事,在比他们更为勇猛的明军和威力强大的鸳鸯阵面前,失败是他们的唯一结局。
很快战斗就演变成了游戏,倭寇全线溃败,而明军则变为三才阵和五行阵,四处追赶逃窜的倭寇,并将他们置于死地。
岛上的千余名倭寇要么被杀,要么自杀,要么淹死或被俘,总之无一幸免。
横屿之战就此结束,三个时辰之内,明军全歼岛上倭寇,并解救出被掳妇孺八百余人,己方伤亡共计十三人。
在这场意志的较量中,戚继光和他的军队成为了最后的胜利者,当之无愧。
战斗胜利了,用尽最后一分气力的明军再也支撑不住,纷纷躺倒在地,动弹不得,寂静笼罩着战后的横屿。
戚继光沉默地看着眼前的这一幕,他知道,这是胜利的宁静,是无声的凯歌。
于是一声高昂的吟唱就此响起: 〖万人一心兮泰山可撼, 惟忠与义兮气冲斗牛! 主将亲我兮胜如父母, 干犯军法兮身不自由。
号令明兮赏罚信, 赴水火兮敢停留。
上报天子兮下救黔首, 杀尽倭奴兮觅个封侯!〗 此即千古传诵之《凯歌》,青史留转,余音不绝。
【覆灭】 横屿之战的真正意义在于杀鸡给猴看,此战之后,福建各地倭寇皆闻风丧胆,再也不敢嚣张放肆,戚继光趁胜追击,先后在杞店、牛田、林墩大破倭寇,先后歼敌五千余人,形势一片大好。
但这时麻烦来了,虽然胡宗宪总领东南,但福建并不是他的属地,戚继光只是被暂借而已,时候一到还要回去报到。
有这么好的外援,福建巡抚自然舍不得放走,而且此时正是打击倭寇的最好时机,如果撤回浙江,必将前功尽弃。
于是戚继光决定向胡宗宪上书,要求延长租借期,他信誓旦旦地对福建监军汪道昆表示,胡宗宪是一个通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