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第2页
靖腻烦透了,手下这帮人骂来骂去也就罢了,可每次都要牵扯到自己,一边是朝廷重臣,一边是老牌亲戚,双方都要皇帝表态,老子哪来那么多时间理你们的破事儿?!
不管了,先收拾一个再说!
夏言运气不好,他挨了第一枪。
嘉靖二十年(1541),皇帝大人收到了夏言的一封奏折,看过之后一言不发,只是让人传他火速进见。
接到指令的夏言有了不祥的预感,但他还比较安心,因为自己的这封奏折并没有涉及什么敏感问题,可他进宫之后,才发现问题严重了。
嘉靖不由分说,把夏言骂了一顿,搞得首辅大人不得要领,然后才说出骂人的原因写了错别字。
夏言懵了,这不是故意找茬吗? 换了别人,挨顿骂也就算了,皇帝故意找茬,你还敢抽他不成? 可夏言兄实在是好样的,他不肯干休,竟然还回了一句: “臣有错,恰逢近日身体不适,希望陛下恩准我回家养病。
” 你故意闹事,我还就不伺候你了! 当然了,嘉靖先生也不是好欺负的,他怒不可遏地大喊一声: “你也不用养病了,致仕去吧,再也不要回来了!” 惨了,这下麻烦了。
玩笑开大了,可是话说出了口,也没法收回来,只能硬着头皮走人。
夏言开始满怀忧伤地捆被子,准备离开北京,但就在他即将上路时,突然有人跑来告诉他:先等一等,你可能不用走了。
夏言确实不用走了,因为出事了,而且还是大事。
这件事情出在郭勋身上,夏言因为错别字被赶出了京城,郭勋很是高兴了一阵,但这位兄弟实在是不争气,很快就惹出了一个大乱子。
这事具体说来是个工作作风问题,嘉靖皇帝不久前曾交给郭勋和王廷相(时任左都御史)一个差事,并专门下达了谕令。
可是蹊跷的是,王廷相接到谕令后,四十余天都没有动静,不知到底搞什么把戏。
这里顺便说一下,王廷相先生是大
嘉靖二十年(1541),皇帝大人收到了夏言的一封奏折,看过之后一言不发,只是让人传他火速进见。
接到指令的夏言有了不祥的预感,但他还比较安心,因为自己的这封奏折并没有涉及什么敏感问题,可他进宫之后,才发现问题严重了。
嘉靖不由分说,把夏言骂了一顿,搞得首辅大人不得要领,然后才说出骂人的原因写了错别字。
夏言懵了,这不是故意找茬吗? 换了别人,挨顿骂也就算了,皇帝故意找茬,你还敢抽他不成? 可夏言兄实在是好样的,他不肯干休,竟然还回了一句: “臣有错,恰逢近日身体不适,希望陛下恩准我回家养病。
” 你故意闹事,我还就不伺候你了! 当然了,嘉靖先生也不是好欺负的,他怒不可遏地大喊一声: “你也不用养病了,致仕去吧,再也不要回来了!” 惨了,这下麻烦了。
玩笑开大了,可是话说出了口,也没法收回来,只能硬着头皮走人。
夏言开始满怀忧伤地捆被子,准备离开北京,但就在他即将上路时,突然有人跑来告诉他:先等一等,你可能不用走了。
夏言确实不用走了,因为出事了,而且还是大事。
这件事情出在郭勋身上,夏言因为错别字被赶出了京城,郭勋很是高兴了一阵,但这位兄弟实在是不争气,很快就惹出了一个大乱子。
这事具体说来是个工作作风问题,嘉靖皇帝不久前曾交给郭勋和王廷相(时任左都御史)一个差事,并专门下达了谕令。
可是蹊跷的是,王廷相接到谕令后,四十余天都没有动静,不知到底搞什么把戏。
这里顺便说一下,王廷相先生是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