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 > 明朝那些事儿 [精校出版]--当年明月--合集打包 > 第252章

第252章 第3页

目录
    才想得出来。

     一声怒吼之后,现场顿时安静下来,所有的人都停了下来,目不转睛地看着杨慎,看着这个挥舞着拳头,满面怒容的人。

     面对着眼前这群怒火中烧的青年人,杨慎的血液被点燃了。

    父亲的凄凉离场、高干子弟的门第与尊严使他确信,正义是站在自己这一边的。

     话已经说出口了,事到如今,要闹就闹到底吧! 杨慎又一次振臂高呼:“事已至此,大家何必再忍,随我进宫请愿,诛杀小人!” 愤青们的热情就此引爆,他们纷纷卷起袖子,在杨慎的率领下向皇宫挺进。

     但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就比较流氓了,因为在这个世界上,闹事的人固然很多,和平爱好者也不少,许多大臣看到杨慎准备惹事,嘴上虽然没说,但脚已经开始往后缩,那意思很明白,你去闹你的事,我回家吃我的饭。

     可就在他们准备开溜的时候,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人群中突然跳出来两个人,跑到了金水桥南,堵住了唯一的出口,这两个人分别是翰林院编修王元正和给事中张翀,他们一扫以往的斯文,凶神恶煞地喊出了一句耸人听闻的话: “今天谁敢不去力争,大家就一起打死他!” 这就太不地道了,人家拖家带口的也不容易,你凭啥硬逼人家去,但此时已经容不得他们有丝毫犹豫了,去可能会被打屁股(廷杖),但不去就会被乱拳群殴! 如此看来,杨头目实在有点搞黑社会组织的潜质。

     于是无论是真心还是假意,下朝的大臣们一个也没走成,在杨慎的带领下,他们一起向左顺门走去。

    沉积了三年的愤怒和失落将在那里彻底喷发。

     实际上,这绝不仅仅是一次单纯的君臣矛盾,如果仔细分析,就会发现其中另有奥妙。

     根据史料记载,参加此次集体示威的官员共计二百二十余人,其中六部尚书(正部级)五人,监察院都御史(正部级)二人,六部侍郎(副部级)三人,另有三品以上高级官员三十人,翰林院、詹事府等十余个国家重要机关的官员一百余人。

     中央一共六个部,来示威的就有五个部长,意思已经很明白了:皇帝你要是再不让步,今天咱们闹腾到底,明天不过日子了! 这不是一次简单的冲突,而是最后的摊牌!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