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 > 明朝那些事儿 [精校出版]--当年明月--合集打包 > 第232章

第232章 第3页

目录
     我对明代的文官们感觉一般,这帮人总是喜欢叽叽喳喳,拉帮结派,有时候还胡乱告状,排除异己。

    但他们仍然是值得赞赏的,毕竟敢于坚持原则、敢冒砍头打屁股的风险,敢骂皇帝、敢骂权奸宦官、敢于抗命,并不是那么容易做到的。

     在我看来,父母生养多年,似乎不是为了让自家孩子天天自称“奴才我”,四处给人磕头下跪的。

    在人的身上,多少还应该有一样东西骨气。

     当时的地方官们似乎还是有点骨气的,他们无一例外地对这位出行的皇帝表达了不同意见,朱厚照才走到通州,保定府的御史奏折就来了,大意是路上危险,一路不便,您还是回去吧。

     朱厚照不理。

     过了保定,还没进山东,山东御史的奏折也来了,还是劝他回去。

     朱厚照回去了。

     但他老人家愿意回去,决不是从谏如流,而是因为他丢了一样东西。

     然后他脱离大队,一路狂奔几百里,带着几个随从,一口气从山东边境跑回了京城,只为了对一个女人说一句话: “我来接你了。

    ” 这个女人姓刘,史书上称“刘姬”,是朱厚照十分喜爱的一个女人,出发之前,他本来打算带着刘姬一起走,但考虑到战场十分危险,朱厚照怜香惜玉,决定把她安置在京城近郊,看情况再说。

     临走之前,刘姬给了朱厚照一根玉簪,约定如无意外,以此为信物相见。

     可是意外偏偏发生了,过卢沟桥(偏偏就在这地方)的时候,他一时激动,冲得太快,把玉簪给弄丢了。

     虽然那年头没有环卫工人天天打扫,但毕竟后面跟着十万大军,几十万双脚下去,别说玉簪,玉棒槌也踩没了。

     当时朱厚照也没在意,到了山东,听说朱宸濠已经完蛋,他便派人去接刘姬。

     可这位刘姬虽然是个弱女子,却是个认死理的家伙,她见来人没有信物,打死也不肯走。

     使者回去报告了朱厚照,说这事情很难办,她不肯来。

     确实难办,又不能因此就班师回朝,为了这个女人,皇帝陛下亲自跑一趟? 一百个皇帝中间会有一百个都说不,朱厚照是第一百零一个。

     为了自己喜欢的女人跑一趟,他认为很值得。

     于是,在极度的惊喜之后,刘姬坐上了朱厚照的船,一同向山东进发。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