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 > 明朝那些事儿 [精校出版]--当年明月--合集打包 > 第201章

第201章

目录
    这位穷官迫于无奈,最后竟然被逼自杀。

     刘瑾就这么无法无天地搞了几年,越来越嚣张,皇帝老大,他老二,可是老大不管事,所以基本上是他说了算,投靠他的大臣越来越多,势力也越来越大,而反对他的则是杀头的杀头,充军的充军,几乎都被他干净利落地解决掉了,李东阳也只能苟且偷生。

     天下之大,刘太监当家! 但请注意,上面我说反对刘瑾的大臣是“几乎”被解决了,并不是“全部”,这是由于有两个人例外。

     事实上,这两个人刘瑾不是不想解决,而是不能解决,因为这两个人,一个他搞不定,另一个他整不死。

     社会是残酷的,竞争是激烈的,既然刘瑾先生搞不定,整不死,他最后的结果也只能是被这两位仁兄搞定,整死。

     先说说这个搞不定,这位“搞不定”兄的真名叫做杨廷和。

     我们之前提到过他,现在也该轮到这位猛人上场了,他已经在后台站了很久。

     我们经常把很小就会读书写字、聪明机灵的小孩称为神童,要是按照这个标准,杨廷和就是一个超级神童。

     杨廷和,四川新都人,生于官宦之家,如果你翻开他的履历表,就会发现杨廷和先生保持着一项惊人的纪录考试纪录。

     杨廷和小时候实在太过聪明,八岁就通读四书五经,吟诗作对,搞得人尽皆知,当地的教育局长认为让他去当童生、读县学实在是多此一举,浪费国家纸张资源,于是大笔一挥直接让他去考举人。

     中国考试史上的一个奇迹就此诞生。

     成化七年(1471),杨廷和第一次参加四川省乡试,就中了举人,这年他十二岁。

    要是范进先生知道了这件事情,只怕是要去撞墙自尽的。

     第二年,十三岁的杨廷和牵着他爹的手,到北京参加了会试,同期考试的人看到这一景象,倒也不怎么奇怪,只是聊天的时候经常会问他爹: “你考试怎么把儿子也带来了?” 事实证明,中国到底是藏龙卧虎、浪大水深,在四川省出了名的杨廷和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