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 > 明朝那些事儿 [精校出版]--当年明月--合集打包 > 第189章

第189章 第2页

目录
    三十多岁的他已经重病缠身,奄奄一息,却仍然一如既往地拼命干活,身体自然越来越差,但他全不在乎。

     在这歌舞升平的太平盛世背后,他似乎预感到了即将来临的危险。

    为了迎接那一天的到来,必须做好充足的准备。

     此时王恕已经退休回家,吏部尚书几经变更,空了出来,朱祐樘想让马文升接替,但兵部也离不开这个老头子,一个人不能分成两个用,无奈之下马文升只好就任了,他推荐一个叫刘大夏的人接替了他的位置。

     马文升的眼光很准,刘大夏是一个十分称职的国防部长,在他的统领下,大明帝国的边界变得坚不可摧。

     但事实证明,这位国防部长最大的贡献并不是搞好了边界的防务,而是推荐了一个十分关键的人。

     弘治十五年(1502),兵部奏报,由于疏于管理,军中马匹不足,边防军骑兵战斗力锐减,急需管理。

     这是个大事,朱祐樘立刻找来刘大夏,让他拿主意。

    刘大夏想了一下,回复了朱祐樘: “我推举一人,若此人去管,三年之内,必可见功。

    ” “谁?” “杨一清。

    ” 朱祐樘很快就在脑海中找到了对象,因为这实在是一个很有特点的人。

     都察院左副都御史杨一清,一个快到五十岁的老头,不苟言笑,整日板着严肃的面孔,而且相貌出众比较丑。

     反正是去管马,又不是派去出使,就是他了! 于是干了二十多年文官的杨一清离开了京城,来到了陕西(养马之地),他将在这里的瑟瑟寒风中接受新的锤炼,等待着考验的到来。

     此时的三人内阁能谋善断,马文升坐镇吏部,刘大夏统管兵部,一切似乎已经无懈可击,弘治盛世终于到达了顶点。

    但朱祐樘的身体却再也无法支撑下去了。

     弘治十八年(1505)五月,告别的时刻终于到了。

     年仅三十六岁的朱祐镗走到了人生的尽头,在这最后的时刻,面对着跪在地上哭泣的刘健、李东阳和谢迁,他回顾了自己几乎毫无缺憾的人生,终于意识到了他此生唯一的遗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