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 > 明朝那些事儿 [精校出版]--当年明月--合集打包 > 第187章

第187章

目录
    李梦阳此时却表现出了极为反常的谦虚,他表示:诸位说得不错,其实我也不行,你们也不可能服我,但我知道有几个厉害的人,这几个人你们不服都不行。

     然后他列出了这几个人的名字,还别说,真是不服都不行。

     谁呢? 秦朝的李斯,汉朝的司马相如、贾谊,唐朝的李白、杜甫、白居易。

     这几个人你们敢叫板吗? 图穷匕见的时候到了,李梦阳终于亮出了他的真正目的和文学主张文必秦汉,诗必盛唐。

     他的意思很明白,我对现在的文体不满,但也承认自己才疏学浅,没资格反对,但这些猛人是有资格的,大家一起向他们学习就是了。

     这就是中国文学史上里程碑式的事件复古运动,经历了唐诗的挥洒、宋词的豪迈、元曲的清新后,明代诗文又一次回到了起点。

     他的主张获得了很多人的支持,其中有六个人名气极大,后人便将他们与李梦阳合称七才子,史称“前七子”。

     当李东阳、李梦阳在文坛各领风骚的时候,江苏吴县的一个年轻人正在收拾行李,准备上京赶考,博取功名,虽然他并没有成功,但他的名声却胜过了同时代的所有人,他的名字最终成为了大明王朝的骄傲,并传扬千古,流芳百世。

     这个人叫唐寅,字伯虎。

     这个世界上存在着一种奇特的人,他们似乎不需要悬梁刺股、凿壁借光就能学富五车、纵横古今,唐寅就是一个这样的人。

     唐寅是一个天才,从小时候起,周围的人就这样形容他,他确实很聪明,读书悟性很高,似乎做什么事情都不必付出太多努力,而众人的夸耀使得到后来连他自己也信以为真,便不再上学,整日饮酒作乐,连考取功名做官也不放在眼里。

     在这位天才即将被荒废的关键时刻,他的朋友祝枝山前来拜访他,承认了他的天分,却也告诉他,若无十年寒窗,妄想金榜题名。

     祝枝山是一个十分特别的人,虽然他自己淡泊功名,却真心期望他的朋友唐伯虎能够干出一番事业。

     唐伯虎听从了他的劝告,谢绝了来客,闭门苦读,终悟学业之道。

     弘治十一年(1498),南京应天府举行乡试,十八岁的唐伯虎准备参加这次考试,考试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