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 > 明朝那些事儿 [精校出版]--当年明月--合集打包 > 第169章

第169章

目录
    于是徐有贞就此得出了一个理所应当的结论:夺门有功,谋反无罪。

     当年如果不是我们夺门,让你继承皇位,你还不知道在哪儿凉快呢! 当年的朱祁镇也是这样认为的,所以于谦才会被认定为反面典型,而“还乡团”却大受重用。

     然而两年之后的李贤却用事实戳破了这个看似合理的逻辑陷阱。

     前提一依然存在:朱祁钰没有儿子,死后皇位必然空缺。

     但事情到这里发生了变化,因为前提二已经被事实驳倒了,那么一个最为关键的问题便浮出了水面皇位到底会属于谁呢? 而当你列出所有的可能性后,就会发现,李贤的话是对的,天下非朱祁镇莫属! 首先由于朱祁钰没有儿子,他这一支已经不可能继承皇位,其次皇族的其他成员(如襄王)继位也已被证明是子虚乌有,那么就只剩下了两个可能性: 一、朱祁镇复位。

    这对于朱祁镇而言自然是最好的结局。

     二、沂王朱见深继位,他是朱祁镇的儿子,原本就是名正言顺的皇太子,更为重要的是,他当年(1457)只有十岁,而维护朱祁镇的孙太后也还在世,所以皇位传给了朱见深,也就是给了朱祁镇。

     谜团终于解开了,朱祁镇这才明白,这场所谓的夺门之变真正的受益者并不是他,而是那些“还乡团”。

     李贤看见朱祁镇已经醒悟,便趁势又点了一把火: “石亨那些人说是迎驾还勉强可以,怎么能说是夺门呢?!天下本就是陛下的,何必要夺!幸好事情成功了,万一有个三长两短,事情失败了,他们那几条烂命没了也就算了,可陛下怎么办呢(朱祁钰还活着呢)?” “如果景泰就此去世,陛下顺利继位,石亨等人便没有丝毫功劳,他们拿陛下冒险,只是为了自己的荣华富贵啊!” 真正是岂有此理! 被忽悠了几年的朱祁镇顿时火冒三丈,他立刻召集群臣,下达诏令:今后但凡奏折一律不准出现“夺门”二字,违者严惩不贷!那些冒功领赏的人,趁早自己出来承认领罚,不要等我亲自动手! 石亨终于活到头了。

     天顺四年(1460)正月,时值夺门之变四周年纪念日,石亨光荣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