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 > 明朝那些事儿 [精校出版]--当年明月--合集打包 > 第82章

第82章 第2页

目录
    好看,把第一名的位置给了胡广(貌寝,易以胡靖,即胡广也)。

    就这样,到手的状元飞了,按说他应该对建文帝有一肚子怨气才对,可这个世界又一次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丑恶和真诚。

     建文帝就要倒台了,大家的话题自然不会扯到诗词书画上,老板下台自己该怎么办,何去何从?三个人作出了不同的选择。

    当然这个选择是在心底作出的。

     三人表现如下: 解缙陈说大义,胡广也愤激慷慨,表示与朱棣不共戴天,以身殉国。

    王艮不说话,只是默默流泪。

     谈话结束后的表现: 解缙结束谈话后,连夜收拾包袱,跑到城外投降了朱棣,而且他跑得很快,历史上也留下了相关证据“缙驰谒”。

    胡广第二天投降,十分听话“召至,叩头谢”。

    看看,多么有效率,召至,召至,一召就至。

    第三名李贯也不落人后“贯亦迎附”。

     而沉默不语的王艮回家后,对自己的妻子说:“我是领国家俸禄的大臣,到了这个地步,只能以身殉国了。

    ” 然后他从容自杀。

     国家以貌取人,他却未以势取国。

     那一夜,有两个说话的人,一个不说话的人,说话者说出了自己的诺言,最终变成了谎言。

    不说话的人沉默,却用行动实现了自己心中的诺言。

     其实早在他们以不同的方式表现自己时,已经有一个人看出了他们各自的结局,这个人就是冷眼旁观的吴溥。

     就在胡广慷慨激昂的发表完殉国演讲,并一脸正气的告辞归家之后(他家就在吴溥家旁边),吴溥的儿子深有感叹地说道:“胡叔(指胡广)有如此气概,能够以身殉国,实在是一件好事啊。

    ” 吴溥却微微一笑,说道:“这个人是不会殉国的,此三个人中唯一会以身殉国的只有王艮。

    ” 吴溥的儿子到底年轻,对此不以为然,准备反驳他的父亲,谁知就在此时,门外传来了胡广的声音: “现在外面很乱,你们要把家里的东西看好!” 两人相对苦笑。

     话说回来,我们似乎也不能过多责怪这几个投降者,特别是解缙,他受了很多苦,历经了很多坎坷,他太想成功了,而这个机会,是他绝对不能放过的。

     对于这四个人的行为,人心自有公论。

     于是,解缙就此成为了朱棣的宠臣,无论他用了什么手段,他毕竟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从此他开始了自己最辉煌的一段人生,但在此之前,我们有必要介绍一下,投降三人组中其余两个组员的下落。

     李贯: 朱棣在掌握政权后,拿到了很多朝臣给建文帝的奏章,里面也有很多要求讨伐他的文字,他以开玩笑似的口吻对朝堂上的大臣们说:“这些奏章你们都有份吧。

    ”下面的大臣个个心惊胆战,其实朱棣不过是想开个玩笑而已,他并不会去追究这些人的责任,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惹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