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 > 明朝那些事儿 [精校出版]--当年明月--合集打包 > 第46章

第46章 第3页

目录
    器比任何刀枪剑戟或是火枪大炮都厉害,它的名字叫钱。

     朱元璋客观的分析了形势,他认识到单靠武力是很难消灭北元的,应该采用一种更为有效地方法,在与北元多次交锋后,朱元璋找到了这个方法。

     北元是游牧民族组成的政权,经济实力是无法和明朝相比的,他们所凭借的不过是英勇善战的传统而已。

    既然如此,就以己之长,攻彼之短。

    北元的士兵善战,朱元璋就用大量的金钱引诱蒙古人内迁,并分给蒙古贵族土地。

    这一招十分有效,毕竟谁愿意天天在沙漠里吃沙子呢,还是中原好啊,好吃好喝,还有娱乐节目。

     这一招釜底抽薪十分厉害,许多蒙古人都迁居到中原,北元的人丁逐渐淡薄起来。

     与此同时,朱元璋还采取了开明的民族政策,他平等的对待所有民族,不搞民族歧视。

    早在徐达攻击大都时,他就严令徐达进城后不可屠杀蒙古人,对元朝的王公贵族也没有采取清洗政策,还派人守卫宫殿,严禁杀戮。

    徐达攻克大都当天,城中居民生活如常,商店照常营业。

     在他的这种开明政策下,即使在明初,也有很多蒙古人在政府中担任官职。

    如前面说到的道同就是蒙古族。

    这一政策也成为他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

     就在冯胜准备进攻纳哈出前,乃刺吾也到达了松花河,并劝纳哈出投降。

    纳哈出被说动,但又觉得自己带这么多人就此投降,似乎太没有面子。

    他多次犹豫,说了投降又反悔,来回几次后,冯胜和蓝玉都觉得此人实在是个不到黄河心不死的家伙。

    他们给纳哈出下达了最后通牒,并且把兵营架在了纳哈出的门口。

     纳哈出估计了一下自己的实力,他还是有些自知之明的,对手是冯胜和蓝玉,且都是精兵强将,要打只有死路一条。

     “天不复使我有此众矣!”在发出了这样的哀叹后,纳哈出率二十万军队投降明军。

     投降总是要有一个仪式的,这个也不例外。

     毕竟纳哈出是带了二十万人投降的,很有点资本,为了表示对他的敬意,蓝玉准备请他吃顿饭,按说吃饭是好事,酒足饭饱后就在饭桌上把投降合同签了,岂不美哉。

     可这顿饭竟然吃出了意外。

     【埋下祸根】 纳哈出带了几百人去参加投降仪式(按说投降似乎不用这么多人),蓝玉热情接待了他,亲自把他迎进营房,设盛宴款待他,蓝玉也很注意给对方留面子,尽量不提投降这样的字眼,双方气氛很融洽。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