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 > 《回到民国当导演》作者:拉棉花糖的兔子 > 第15章

第15章

目录
    简洁是简洁,一下把人带进戏里了。

     不会说话的,就来回感慨真乃活灵官,真是好有趣,好刺激。

     会说话的,就要数文人们了。

     徐新月乐颠颠地把夸奖他们的报刊都买了回来,挨个码开。

     像章鼎湖之类的评剧家,他们从前写剧评,多是为了捧角,主要谈论的是演员本身,嗓音唱腔身段脸蛋,也有聊到剧情的。

    提及舞美,乃至戏曲整个编排的,却少之又少。

     可这一回,破天荒的,几乎所有剧评在夸奖应笑侬之余,都要花上几大段来描写《灵官庙》的舞美。

     评剧家都是文人,接受华夏传统审美的文人,这个舞美像诗书,像写意画,谁还不爱个风雅了? 《乱弹春秋》:【此般布景,真正汲古涵今,西洋布景泛滥,世人可还记得,我华夏戏曲,形似者是下品,神似者才是上品!机关亦是新奇,更难得贴合剧情,不为设机关而设机关,妙哉。

    】 《伶歌》:【我是不了解机关布景的,但这出《灵官庙》和闹哄哄的第一版不同,看出了气韵连贯,虚中有实,以小见大。

    含熹班既是京昆两下锅,日后会否翻成昆曲演,那想必更雅了。

    】 《戏世界》:【听说长乐戏园东家很是小气,我都禁不住想,会否因此,布景才如此简约?不过,倒也逼出了以简御繁的艺术。

    】 《京剧万象》:【同行某君疑虑会否有悖时下风格,和新剧大异,我却觉得正该如此,推崇我华夏古典之美!我观其戏台如画布,歌、舞、诗、画交融,灵气淋漓。

    】 也有一些质疑,毕竟传统戏曲现在本身也有人在批判,觉得不够进步,却不足为惧。

     更多人,还是觉得这布景的成功,让人觉得痛快,谁说古典审美不如西洋画风吸引人了,此番真是让人大大出了口气。

     没看过戏的大众,亦好奇心顿生。

     如今机关以沪派为大,各地都效仿沪派,用西洋风画景,这出戏真如一些剧刊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