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第3页
试图继续动之以情。
“大人,家父去得早,是母亲含辛茹苦养育我成人成才,我就这么一个嫡子啊…试问,换您身处我今日境地,您会如何?我如何舍得将他们二人火葬?!日后连个祭奠的去处也无。
这是千古以来至大的不忠不孝、不仁不义!就算许如山我到了九泉之下,也愧对许家列祖列宗啊!” 沈筠斋心下微动,接着他的话便说:“许大人的忠孝之心天地可鉴。
然而试问许大人,若今日因您不肯火葬亲人致使全崖州权贵之家都争相效仿您的忠孝之举,死者不可胜数,那后人会如何想?又会如何评价令堂、令郎,还有许家的列祖列宗?百年之后,白骨也腐朽为黄土,哪还有半点分别,差的不过是许府上下和历代祖宗的名声。
令堂含辛茹苦支撑起这个家,不正是为了祖业有继,许家香火不断?令郎已经故去,难道您还想让小孙子也为其陪葬吗?您感念令堂的功德,可您百年之后又有谁人记得?今日您若同意火葬,为吴县为崖州之表率,本官必奏请圣上,为您、为崖州百姓无私取义的大忠大孝之义举立碑,修建祠堂,供崖州后世子民供奉瞻仰,这才是千秋万代不世功勋。
莫要说百年,便是千年、万年,仍有香火供奉令堂、令郎,他们的名字也会被万人称颂、铭记。
大人何愁没有祭奠之处,何愁没有供奉之人啊?” 92 沈筠斋苦思三日才想出这个应对之策。
许老员外重视忠孝名节,读书人,讲求的就是光宗耀祖;富庶人家,不缺银钱,更想沾点贤良美名。
但凡有头脸的人家,谁人不在乎后人的评价,谁人不想青史留名?人生在世,只三大不朽:立德、立功、立言。
以此为突破口,或可说动许如山。
沈筠斋果见许如山有松动之意,只是一时还无法下定决心,便推说告辞,明日再来打搅。
这边才有起色,张太医那儿又出了乱子。
来时仓促,他们也低估了崖州灾情的严重程度和变化之快,加上轻车简从带不了许多药材,不过十日光景,药材储备已然告急。
“大人,家父去得早,是母亲含辛茹苦养育我成人成才,我就这么一个嫡子啊…试问,换您身处我今日境地,您会如何?我如何舍得将他们二人火葬?!日后连个祭奠的去处也无。
这是千古以来至大的不忠不孝、不仁不义!就算许如山我到了九泉之下,也愧对许家列祖列宗啊!” 沈筠斋心下微动,接着他的话便说:“许大人的忠孝之心天地可鉴。
然而试问许大人,若今日因您不肯火葬亲人致使全崖州权贵之家都争相效仿您的忠孝之举,死者不可胜数,那后人会如何想?又会如何评价令堂、令郎,还有许家的列祖列宗?百年之后,白骨也腐朽为黄土,哪还有半点分别,差的不过是许府上下和历代祖宗的名声。
令堂含辛茹苦支撑起这个家,不正是为了祖业有继,许家香火不断?令郎已经故去,难道您还想让小孙子也为其陪葬吗?您感念令堂的功德,可您百年之后又有谁人记得?今日您若同意火葬,为吴县为崖州之表率,本官必奏请圣上,为您、为崖州百姓无私取义的大忠大孝之义举立碑,修建祠堂,供崖州后世子民供奉瞻仰,这才是千秋万代不世功勋。
莫要说百年,便是千年、万年,仍有香火供奉令堂、令郎,他们的名字也会被万人称颂、铭记。
大人何愁没有祭奠之处,何愁没有供奉之人啊?” 92 沈筠斋苦思三日才想出这个应对之策。
许老员外重视忠孝名节,读书人,讲求的就是光宗耀祖;富庶人家,不缺银钱,更想沾点贤良美名。
但凡有头脸的人家,谁人不在乎后人的评价,谁人不想青史留名?人生在世,只三大不朽:立德、立功、立言。
以此为突破口,或可说动许如山。
沈筠斋果见许如山有松动之意,只是一时还无法下定决心,便推说告辞,明日再来打搅。
这边才有起色,张太医那儿又出了乱子。
来时仓促,他们也低估了崖州灾情的严重程度和变化之快,加上轻车简从带不了许多药材,不过十日光景,药材储备已然告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