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第2页
子,感叹了一声:“一个月的月例,就这么没有了。
” 姜氏给的那六十两,叫崔氏拿去收起来了,说怕她不懂节制乱花银子,等要的时候找她支。
但这个银子无法跟崔氏讲去处,所以不能跟她要。
其他东西崔氏倒也给了闻玉,只稍微留了几匹布给锦玉做衣裳。
元瑾非常感慨自己的堕落,曾几何时,银子对她而言不过是个打赏人用的玩意儿,现在居然每一两都要这么珍惜。
杏儿小声地说:“娘子,太太说了,用出去的每一笔银子都要留个底子,看您是用哪里了。
” “月例银子她不管。
”元瑾说着收起了银子,又叫了柳儿过来,今天的事,她仍然不全放心。
“后天我们去定国公府的时候,你找下人打探一下,定国公府是否有个姓陈的幕僚住在崇善寺。
”她吩咐柳儿。
屋里三个丫头的品行她都了解,柳儿心细又年长,倒是个得用的人。
杏儿虽不聪明,但交代她的事都切切实实记得。
至于枣儿嘛……只能说,养着用用吧。
柳儿应下了,元瑾又问她:“闻玉可下学了?” 柳儿便答道:“这时候四少爷怕还在书房里进学吧。
” 闻玉其实过得也挺辛苦的,从定国公府回来后,他还要另上西席的课,教授四书五经,兵法战略。
往往要到酉时才能下学。
元瑾算着他该饿了,亲自去厨房装了给闻玉留在蒸笼的菜,去薛青山的书房等他。
元瑾到了书房,见先生还没讲完,先站在门口看着闻玉上课。
她一直不清楚闻玉对竞争世子是什么态度,她希望并不仅因为她想,他才去做。
虽说是有些她想让他去做的成分在里面,但元瑾也的确希望他能改变自己的命运,不被庶子的身份束缚,不埋没了他的才华。
书房点着两盏蜡烛,映照得满室昏黄。
闻玉上课还是极认真的,听着先生讲课,侧颜如玉,极为精致。
等先生讲完了,元瑾才进去请了先生坐下。
这位先生姓徐,长得极为普通,扔进人群都找不到的那种,但眼神露出一种隐然的智慧,并且他对闻玉极有耐心,从不因他的病说他半句。
且这位徐先生极有才华,当时选西席的时候,无论薛青山考他什么,他都能对答如流。
元瑾向他问询闻玉的学习进度,徐先生都说很好。
“虽四少爷不爱说话,却是的确天资卓绝。
若能治好这病,日后前途不可限量。
”徐先生道。
“便是这个要请先生包容他,他有时候若有言语不当的地方,先生不要见怪,他不是存心的,只是不知道罢了。
”元瑾笑着道
” 姜氏给的那六十两,叫崔氏拿去收起来了,说怕她不懂节制乱花银子,等要的时候找她支。
但这个银子无法跟崔氏讲去处,所以不能跟她要。
其他东西崔氏倒也给了闻玉,只稍微留了几匹布给锦玉做衣裳。
元瑾非常感慨自己的堕落,曾几何时,银子对她而言不过是个打赏人用的玩意儿,现在居然每一两都要这么珍惜。
杏儿小声地说:“娘子,太太说了,用出去的每一笔银子都要留个底子,看您是用哪里了。
” “月例银子她不管。
”元瑾说着收起了银子,又叫了柳儿过来,今天的事,她仍然不全放心。
“后天我们去定国公府的时候,你找下人打探一下,定国公府是否有个姓陈的幕僚住在崇善寺。
”她吩咐柳儿。
屋里三个丫头的品行她都了解,柳儿心细又年长,倒是个得用的人。
杏儿虽不聪明,但交代她的事都切切实实记得。
至于枣儿嘛……只能说,养着用用吧。
柳儿应下了,元瑾又问她:“闻玉可下学了?” 柳儿便答道:“这时候四少爷怕还在书房里进学吧。
” 闻玉其实过得也挺辛苦的,从定国公府回来后,他还要另上西席的课,教授四书五经,兵法战略。
往往要到酉时才能下学。
元瑾算着他该饿了,亲自去厨房装了给闻玉留在蒸笼的菜,去薛青山的书房等他。
元瑾到了书房,见先生还没讲完,先站在门口看着闻玉上课。
她一直不清楚闻玉对竞争世子是什么态度,她希望并不仅因为她想,他才去做。
虽说是有些她想让他去做的成分在里面,但元瑾也的确希望他能改变自己的命运,不被庶子的身份束缚,不埋没了他的才华。
书房点着两盏蜡烛,映照得满室昏黄。
闻玉上课还是极认真的,听着先生讲课,侧颜如玉,极为精致。
等先生讲完了,元瑾才进去请了先生坐下。
这位先生姓徐,长得极为普通,扔进人群都找不到的那种,但眼神露出一种隐然的智慧,并且他对闻玉极有耐心,从不因他的病说他半句。
且这位徐先生极有才华,当时选西席的时候,无论薛青山考他什么,他都能对答如流。
元瑾向他问询闻玉的学习进度,徐先生都说很好。
“虽四少爷不爱说话,却是的确天资卓绝。
若能治好这病,日后前途不可限量。
”徐先生道。
“便是这个要请先生包容他,他有时候若有言语不当的地方,先生不要见怪,他不是存心的,只是不知道罢了。
”元瑾笑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