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 > 大王今天犯病了吗[穿书] > 第137章

第137章

目录
    在泰始帝应允后,王珩又奏请:“监察之官职权甚重,请敕授。

    ”本朝选官都是吏部注拟,五品以上由皇帝来敕授,而侍御史等大多是六至八品官,当由奏授。

     御史台本就是天子的耳目之司,王珩此举自然颇得泰始帝欢心。

    原先那班吵吵嚷嚷的侍御史,没撤职的也被调到殿中,而位卑但职权重的察院侍御史有所空缺。

    泰始帝一喜之下,就让王珩与诸宰相商议,举荐合适的人选。

    可说是宰相商议,最后奏书上领衔的还是王珩,这便意味着他的意见最重要。

     下朝后,崔闳阴冷的眼神落到王珩身上。

     王珩与同僚并行,面上乐呵呵的,仿佛没察觉到他的目光。

     第68章 御史台大换血的消息传到苏州已经是一个月后了。

     六月的江南尤其湿热,连绵的雨仿佛没有尽时。

     高素之人远在苏州,也没法用多少力,只能看着王珩发挥施为。

     王珩颇能揣测圣心,提拔上来的人既不是魏王也不是晋王党羽,这点很让泰始帝满意。

     “御史台也蛮烦人的。

    ”高素之感慨道,可也知道这股力量不能缺。

    它是一柄极为好用的刀。

    一旦被御史台的人缠上了,非要脱层皮不可。

     心中牵挂长安,然而分身乏术,只能够通过往来的书信知晓一二。

     时间悄然流逝,盛夏的蝉鸣声逐渐远去,窗外偶尔有几道凄切的蝉鸣,提醒着高素之,秋风散去暑气,已吹到了江南。

     期间高素之送出去的占城稻大丰收,产量在原先的稻种之上。

    早熟而耐旱,粒差小,更不择地而生,明显优于过去稻种。

    这是苏州官员的功绩,必定要联名上书的。

    那些有幸得到占城稻的,也在奏书上挂了名。

    嘉禾生,天子明,泰始帝自然高兴。

    下旨褒奖了苏州官员,并让使者将稻种送些回京,余下的呢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