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第2页
晋王府走得近,一直很烦恼那些瞧不起他们的河东士族,他没有追着郑国公府已经是看在淑妃和兰陵的面子上了。
他不愿意卷入这件事情,可恰在这一时候,他从伺候泰始帝的内常侍口中得知,泰始帝准备收手了,琢磨一阵,在翌日早朝时,他也替郑瑛说了句好话。
泰始帝的确是准备收手,可那仅仅是不施加刑罚于郑文、郑瑛父子罢了,郑瑛官为工部郎中,因贪赃枉法之事被罢免,只保留了驸马都尉头衔,算是被从朝中踢了出去。
至于郑文,他诚惶诚恐地跟泰始帝提出告老——一般情况下,高官都要做出一个姿态来,至于结果如何,只能是听天由命。
朝上,泰始帝很失望地看着郑文,顺水推舟,恩准郑文告老还乡之言。
只是在尚书左仆射空出来后,他也没有依照惯例将元尚同升为左仆射,而是给元尚同的尚书右仆射加上同平章事衔。
同平章事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往来都是给一些没到三品却列位政事堂的官员加号,在头衔上让他们与三品宰相持平。
后来慢慢延伸到本是正三品官的六部尚书。
对官品稍低的朝臣来说,加宰相职衔是荣誉,对尚书左右仆射来说,就不是了,因为他们本身就是从二品,拥有进出政事堂的资格,本身就是宰相。
这次元尚同加同平章事的职衔,意味着以后此事要成为惯例,未来不加号的左右仆射没了宰相资格!泰始帝分明是借着此事削减尚书都省的权势,降低它们的地位。
朝臣们都是老狐狸,哪里会不懂? 晋王高慕之却是心里高兴,荥阳郑氏仍旧有房支在朝中、地方任官,可今时不比往日,那“世卿世禄”“与世家共天下”的局面没有了,要保自己的门楣不堕,至少得有人任宰相吧?要是长久没有任相的子弟出现,就会慢慢被边缘化。
齐王
他不愿意卷入这件事情,可恰在这一时候,他从伺候泰始帝的内常侍口中得知,泰始帝准备收手了,琢磨一阵,在翌日早朝时,他也替郑瑛说了句好话。
泰始帝的确是准备收手,可那仅仅是不施加刑罚于郑文、郑瑛父子罢了,郑瑛官为工部郎中,因贪赃枉法之事被罢免,只保留了驸马都尉头衔,算是被从朝中踢了出去。
至于郑文,他诚惶诚恐地跟泰始帝提出告老——一般情况下,高官都要做出一个姿态来,至于结果如何,只能是听天由命。
朝上,泰始帝很失望地看着郑文,顺水推舟,恩准郑文告老还乡之言。
只是在尚书左仆射空出来后,他也没有依照惯例将元尚同升为左仆射,而是给元尚同的尚书右仆射加上同平章事衔。
同平章事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往来都是给一些没到三品却列位政事堂的官员加号,在头衔上让他们与三品宰相持平。
后来慢慢延伸到本是正三品官的六部尚书。
对官品稍低的朝臣来说,加宰相职衔是荣誉,对尚书左右仆射来说,就不是了,因为他们本身就是从二品,拥有进出政事堂的资格,本身就是宰相。
这次元尚同加同平章事的职衔,意味着以后此事要成为惯例,未来不加号的左右仆射没了宰相资格!泰始帝分明是借着此事削减尚书都省的权势,降低它们的地位。
朝臣们都是老狐狸,哪里会不懂? 晋王高慕之却是心里高兴,荥阳郑氏仍旧有房支在朝中、地方任官,可今时不比往日,那“世卿世禄”“与世家共天下”的局面没有了,要保自己的门楣不堕,至少得有人任宰相吧?要是长久没有任相的子弟出现,就会慢慢被边缘化。
齐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