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 > 清穿之四福晋只想种田 > 第233章

第233章

目录
    感觉前边有坑,太子转身要走,结果被四爷拦住:“二哥别走,正好有件大事要与你商议。

    ” 听完四爷所说的大事,太子:好家伙,天坑啊! “吏部的事我能说上话,户部不归我管,你找汗阿玛说去!”不是太子不想管,而是难度太大。

     当初皇上提出对准噶尔用兵的时候,户部尚书就哭过穷。

    皇上指出,国库不是没钱,而是里头的钱被人借走了。

    户部尚书闻言立刻不吱声了,自己咬牙抬出一个比较可行的解决方案——加收秋粮。

     户部宁可灾年加收秋粮,也不愿意碰那些欠条,可见催缴难度之大。

     户部不愿意动那些欠条,吏部更不愿意,因为很多官员都朝国库借过钱。

    催缴力度小了,平白得罪人,没结果。

    若催急了,保不齐要闹起来。

     其实官员还好说,他出面压一压,总能挤出钱来,难就难在老臣和宗室上头。

    不是开国元勋就是平叛功臣,功劳在那里摆着,很多人与皇室沾亲带故,打断骨头连着筋。

     根本就是一笔糊涂账,没法清理。

     太子拂袖要走,这个状他不告了,他直接去找四福晋要人。

     太子管着吏部,都知道国库的欠条难办,四爷早就在户部办差,正式在户部行走之后,连续加班查账,如何不知。

     准噶尔与沙俄勾结,企图吞并整个蒙古草原,为元朝招魂,这个仗必须要打,而且要打赢。

     军饷粮草的筹措刻不容缓。

     连续两年旱灾,权贵高官家底厚还了欠款能活,但平民百姓如数交上秋粮就只有死路一条。

     他没得选。

     “二哥管着吏部,此事一出必不好做。

    ”四爷闪身挡住太子的去路,“我带人算过了,这回不催当朝官员,只让那些老臣和宗室还钱,便可将窟窿补上。

    ” 太子:比天坑还坑! 恨不得穿回去,打死那个上赶着送人头的自己。

     “二哥心怀天下,常去雾隐山田庄做客,民生疾苦,全都看在眼中,想来不用我再多说。

    ” 在门口对峙了一刻钟后,太子败下阵来,但他只答应出面。

     “冯巧儿的事,现在能解决一下了吗?”太子被老四推进坑里之后,又想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