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3 第2页
着没能及时预测天象的太史令而去。
小皇帝也很害怕,他知道他极有可能是亡国之君,但是天狗食日这种只在书里出现过的场面出现在现实之中真的很恐怖啊。
老天啊,您这狗子是不是派出来的有点晚?但凡早个三五年呢? 他只是个傀儡小皇帝,他真的没做过坏事呜呜呜呜呜呜。
下雨也挡不住朝中大臣要求问罪太史令的奏章,小皇帝裹着被子瑟瑟发抖,害怕的同时也不忘把那些要求治罪太史令的奏章打回去。
天狗食日罪在天子,和太史令有什么关系?天灾本就不是人力能预测的,太史令是人不是神仙,什么事儿都怪太史令以后谁还敢当这个官儿? 他知道最近天气不好大家伙儿心里不好受,但是也不能拿无辜的官员来平衡他们的心情,不然太史令也太冤了。
事已至此多说无益,还是该干什么就干什么吧。
大雨还没停,日蚀也过去了,眼下最重要的是修葺堤防疏通水道方便行洪,而不是追着太史令问责。
这些明明是朝中权臣需要操心的事情,为什么还要他来处理?王司徒被刺激过头一病不起了吗? 王允倒是想管,但是他现在自顾不暇,想管也不知道该怎么管。
前两天还在发愁雨再不停他也得引咎辞职,现在可好,也不用发愁了,日蚀出现意味着天子本人也躲不过去,他这个司徒能不能继续干已经不重要了。
更要命的是,年前才打退的西凉乱军很快就会卷土重来。
他原本以为能在京城留到现在都是忠于汉室之人,即便有心怀不轨之人也应是心向荀氏,万万没想到京城竟然还有那么多暗中支持马腾作乱的杂碎。
荀氏好歹都是正常人,西凉军阀掌权后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有什么值得他们支持的? 然而除了刘焉的两个儿子,还有侍中马宇、中郎将杜禀等人也都暗中支持马腾,甚至想先助马腾拿下关中再助马腾攻打京城。
怎么?他把持朝政就那么招人恨? 先前勾结马腾的朝中官员已经被斩杀,但内奸细作是杀不完的,谁也不知道朝中还有多少怀有异心之人没有暴露出来。
偏又在这个时候出现天狗食日。
京中人心惶惶,谁都不知道日蚀之后会不会地崩山塌,一时间拖家带口逃离京师的比比皆是。
太史令王立在小皇帝的庇护下免于责罚,心情却并没有因此变好。
太史令掌掌管天文历算,不是什么人都能当这个官,他能当上太史令也是因为他懂得观星占卜。
自岁末以来,太阳不照,霖雨积时,月犯执法,彗孛仍见,昼阴夜阳,雾气交侵,种种皆是凶兆。
天命有去就,五行不常盛,代火者土也。
前太白守天
小皇帝也很害怕,他知道他极有可能是亡国之君,但是天狗食日这种只在书里出现过的场面出现在现实之中真的很恐怖啊。
老天啊,您这狗子是不是派出来的有点晚?但凡早个三五年呢? 他只是个傀儡小皇帝,他真的没做过坏事呜呜呜呜呜呜。
下雨也挡不住朝中大臣要求问罪太史令的奏章,小皇帝裹着被子瑟瑟发抖,害怕的同时也不忘把那些要求治罪太史令的奏章打回去。
天狗食日罪在天子,和太史令有什么关系?天灾本就不是人力能预测的,太史令是人不是神仙,什么事儿都怪太史令以后谁还敢当这个官儿? 他知道最近天气不好大家伙儿心里不好受,但是也不能拿无辜的官员来平衡他们的心情,不然太史令也太冤了。
事已至此多说无益,还是该干什么就干什么吧。
大雨还没停,日蚀也过去了,眼下最重要的是修葺堤防疏通水道方便行洪,而不是追着太史令问责。
这些明明是朝中权臣需要操心的事情,为什么还要他来处理?王司徒被刺激过头一病不起了吗? 王允倒是想管,但是他现在自顾不暇,想管也不知道该怎么管。
前两天还在发愁雨再不停他也得引咎辞职,现在可好,也不用发愁了,日蚀出现意味着天子本人也躲不过去,他这个司徒能不能继续干已经不重要了。
更要命的是,年前才打退的西凉乱军很快就会卷土重来。
他原本以为能在京城留到现在都是忠于汉室之人,即便有心怀不轨之人也应是心向荀氏,万万没想到京城竟然还有那么多暗中支持马腾作乱的杂碎。
荀氏好歹都是正常人,西凉军阀掌权后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有什么值得他们支持的? 然而除了刘焉的两个儿子,还有侍中马宇、中郎将杜禀等人也都暗中支持马腾,甚至想先助马腾拿下关中再助马腾攻打京城。
怎么?他把持朝政就那么招人恨? 先前勾结马腾的朝中官员已经被斩杀,但内奸细作是杀不完的,谁也不知道朝中还有多少怀有异心之人没有暴露出来。
偏又在这个时候出现天狗食日。
京中人心惶惶,谁都不知道日蚀之后会不会地崩山塌,一时间拖家带口逃离京师的比比皆是。
太史令王立在小皇帝的庇护下免于责罚,心情却并没有因此变好。
太史令掌掌管天文历算,不是什么人都能当这个官,他能当上太史令也是因为他懂得观星占卜。
自岁末以来,太阳不照,霖雨积时,月犯执法,彗孛仍见,昼阴夜阳,雾气交侵,种种皆是凶兆。
天命有去就,五行不常盛,代火者土也。
前太白守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