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 > 固金瓯[科举] > 第241章

第241章 第2页

目录
    策论,诗赋等题一概没有。

     景元帝端坐在御座之上,对诸贡士言明?:“抡才大典,为国取士,以经?邦致用为先要,去岁秋羌人反水,众胡犯边,我西?北连失熙、岷、河三州,兀目于我大齐北境虎视眈眈,礼部侍郎谢壑、鸿胪寺少卿蔺冕、御史中丞谢京出使兀目至今未归,为的是守住谈判桌上的底线,外患如此,朕心甚忧,今日?尔等便?以此为题,说说解决之策吧。

    ” 科举取士看似是寒门子弟的青云路,实?则不然?,莫说寒窗苦读十年来所费的笔墨束脩,便?是所阅书籍多寡也有相当大的差距,然?而这些不是最要命的差距。

     这世间寒士与世家子弟最大的差距在于视野与格局,在于对消息的掌控。

     世家子弟一早便?了解了西?北僵局,甚至在家里与父祖分析推演了数次,或许能从中揣摩出一二分的帝意,这样的条件在殿试中可谓是得?天独厚。

     而不少寒门士子甚至是第一次听说这样的事,仓促之下,慌乱应答,效果会差上很多。

     谢宣听完景元帝的阐述,拿到试卷题目详情?后,陷入了沉思。

     这道题他做过,甚至老师还给他详批指导过,对于之前的答案他甚至能倒背如流,然?而……在殿试中,他却不能照搬照抄,很显然?之前颜老给他批的试卷意见,并不能得?到景元帝的认同?。

     景元帝不认同?的观点,他便?是答了,又能得?到什么好名次呢? 西?北僵局怎么解? 景元帝是吃了秤砣铁了心想?要与羌人和西?秦人一决雌雄。

     换句话说,景元帝是想?战的,颜老却是想?和的。

     然?而,无论战或者和都不是长远之策,且后患无穷。

     所以,他这次要重?新写答案了,因为他也有了新的想?法。

     谢宣心中有了成算,沉思片刻后便?在草纸上列了个章程出来,然?后再逐条细化,草稿打完之后他通读一遍,看看有没有什么地方需要查漏补缺?等一切准备就绪后,开始提笔誊录。

     时间一点一滴过去,景元帝亦下场瞧了瞧了诸位考生的答题情?况,他很早就注意到谢宣了,盖因谢宣的师父这几日?总在景元帝面前晃悠,景元帝想?不注意谢宣都不行。

     还有谢宣的父祖一个在东北和兀目人交涉,一个在西?北和诸胡抗衡,景元帝十分好奇谢宣会怎样答卷? 如果谢宣像他的师父一样不识时务,看在他父祖为朝廷辛苦的份上,可以酌情?赏他一个同?进?士出身的恩典。

    &lt/div&gt&ltdivid=”linecorrect”&gt&lthr&gt 小贴士: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ltahref=”&ltahref=&quot52shuku/”&quottarget=&quot_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