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 第3页
谁知道再度踏入净居寺,听闻的便是归猗的死讯?
大都好物不牢靠,彩云易散琉璃脆。
原来当初在琉璃塔上听归猗讲经之时,那僧人就已经是重病之身,只是搁着一道帘幕,并不曾瞧见,也不曾思及。
幼年的裴昭送去一碗梨膏,只是天性使然。
没想到却因此结下善缘,得知了真相,捡活了这条命。
可是,他却救不了归猗。
。
眼前小郎君似是极度为那早逝的僧人感到惋惜不平。
“宁宁……”裴昭叹了一口气。
----如今时过境迁,你便是再恨恨不平,那也无济于事了。
要这样劝慰些,正对上了少年人怒意咻咻眼眸,裴昭忽然间一滞,剩余的话再也说不下去。
宫中多年,尔虞我诈,他已经血冷,又何必再将那一泼凉水,朝着少年头上浇去? 岑岑寂寂着,忽然间,有念头转过。
裴昭轻声说:“再过几日,便是他忌日,你若是愿意,不妨来给他烧一烧纸。
” 果然,宁离并不曾推拒。
“是哪一天?” 乍然被问及,裴昭一时间竟沉默,过得片刻,终于道:“是岁末的最后一天。
” 除夕。
。
案上一例白果汤,放至冷了,也还剩了大半。
是内侍与他送来的,宁离却没有什么心情去喝,他搅弄着羹匙,心中想的,还是墓塔前的事。
画圣弟子吴彦之,挥毫泼墨留下传世名卷,《春归建初图》。
宁离入建邺城至今,终于找到了那画卷上,最后的一片拼图。
那风华皎然的僧人,原来是唤作“归猗”。
画壁中、浮屠下、墓塔前,林林总总得来的些碎片,教他的脑海间,终于拼凑出一个模模糊糊的影响。
他应当是个贫家子弟,幼年时被上皇买来,作为佛前替身关在净居寺中。
在这建康宫中,偏僻的皇寺一隅,无声无息的替上皇出家。
那样的身份,并不要求他能创建什么作为、闯出什么名声,只要他平平无奇、无功无过、波澜不兴的在净居寺里度过此生。
可是阴差阳错之下,他偏偏去了建初寺、偏偏登上了讲经台,甚至还在外|邦|作|乱的佛会上,出尽了风头。
于是,将上皇给惹怒了么? 无怪乎,甚少有人知晓他的名字。
宁离略略有些茫然的想。
如今距离元熙十九年,已经过去了好一些年头。
元熙陛下于二十一年驾崩,而仁寿一朝,足足有十四年。
那时上皇手握天下权柄,若是存心,足可以在四处都抹掉他的名字。
原来当初在琉璃塔上听归猗讲经之时,那僧人就已经是重病之身,只是搁着一道帘幕,并不曾瞧见,也不曾思及。
幼年的裴昭送去一碗梨膏,只是天性使然。
没想到却因此结下善缘,得知了真相,捡活了这条命。
可是,他却救不了归猗。
。
眼前小郎君似是极度为那早逝的僧人感到惋惜不平。
“宁宁……”裴昭叹了一口气。
----如今时过境迁,你便是再恨恨不平,那也无济于事了。
要这样劝慰些,正对上了少年人怒意咻咻眼眸,裴昭忽然间一滞,剩余的话再也说不下去。
宫中多年,尔虞我诈,他已经血冷,又何必再将那一泼凉水,朝着少年头上浇去? 岑岑寂寂着,忽然间,有念头转过。
裴昭轻声说:“再过几日,便是他忌日,你若是愿意,不妨来给他烧一烧纸。
” 果然,宁离并不曾推拒。
“是哪一天?” 乍然被问及,裴昭一时间竟沉默,过得片刻,终于道:“是岁末的最后一天。
” 除夕。
。
案上一例白果汤,放至冷了,也还剩了大半。
是内侍与他送来的,宁离却没有什么心情去喝,他搅弄着羹匙,心中想的,还是墓塔前的事。
画圣弟子吴彦之,挥毫泼墨留下传世名卷,《春归建初图》。
宁离入建邺城至今,终于找到了那画卷上,最后的一片拼图。
那风华皎然的僧人,原来是唤作“归猗”。
画壁中、浮屠下、墓塔前,林林总总得来的些碎片,教他的脑海间,终于拼凑出一个模模糊糊的影响。
他应当是个贫家子弟,幼年时被上皇买来,作为佛前替身关在净居寺中。
在这建康宫中,偏僻的皇寺一隅,无声无息的替上皇出家。
那样的身份,并不要求他能创建什么作为、闯出什么名声,只要他平平无奇、无功无过、波澜不兴的在净居寺里度过此生。
可是阴差阳错之下,他偏偏去了建初寺、偏偏登上了讲经台,甚至还在外|邦|作|乱的佛会上,出尽了风头。
于是,将上皇给惹怒了么? 无怪乎,甚少有人知晓他的名字。
宁离略略有些茫然的想。
如今距离元熙十九年,已经过去了好一些年头。
元熙陛下于二十一年驾崩,而仁寿一朝,足足有十四年。
那时上皇手握天下权柄,若是存心,足可以在四处都抹掉他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