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 > 退下,让朕来 > 第1007章 倒打一耙

第1007章 倒打一耙

目录
    祈善正要草拟一份。

     听到沈棠这话,抬头用眼神询问。

     “元良看我做什么?说得不够明白?” “说得挺明白,但主上不用润色一下?” 送花圈奔丧什么的,问题倒是不大,哪怕两国交恶开战,但派遣使者去奔丧也是人情世故,吴贤再疯癫也不会将人杀了。

    只是明摆着说打了北漠来打吴贤,他还不气死? 吴贤要是被气死,也省了麻烦。

     但主公在史书上的名声就不好处理了。

     沈棠眼睛瞥向躲在角落写写画画的起居郎,嘴角微抽:“润色个什么?上原话。

    ” 不知以往那些国主怎么忍得了起居郎。

     转念一想,她又了然。

     起居郎的脾气比茅坑石头还臭还硬,不让对方如实记录,人家甘愿伸出脖子等死。

    当然,也可能私下修史书、写野史。

    正史不一定正经,但野史一定狂野,只能放纵了。

     祈善道:“唯。

    ” 沈棠笑容带着几分恶劣。

     她有些期待吴贤扭曲的脸。

     “希望赶得及。

    ” 不出意外,自然来得及。

     当下可没移风易俗,几乎所有地方都兴土葬。

    下葬前最少停灵七日,富贵人家停灵双七或者三七,也就是十四天、二十一天。

     若能找到文士武者帮忙保存遗体,减缓腐烂速度,停灵时间更长。

    民间如此,王室勋贵更不用说,有些尸体甚至要等待豪华陵寝完工,或者等待伴侣寿终正寝一起下葬。

     停灵几年乃至十几年。

     听说最长记录是三十七年。

     吴贤这回丧妻丧子,还是连丧两子,丧事自然要大操大办。

    芈夫人对此颇为不解,那日吴贤提刀冲到妻儿三人灵堂,虽说没有做出过激事宜,最终被劝住了,但心中也有了芥蒂,之后几日不曾出现。

    她服侍吴贤这么多年,看得出来吴贤是彻底生出了火气。

     他对母子三人的情分,在高国与康国彻底撕破脸后,也被撕了个粉碎。

    纵然还有三分余情未了,剩下的七分必然是怨恨。

    既如此,他为何还要吩咐大肆操办三人身后事? 吴贤有这般大度吗? “伴君如伴虎啊……” 操办白事,还是先王后和两位王后嫡子的白事,可想而知有多耗费精神。

    芈夫人又是内廷宫妃第一人,多少人眼睛盯着她的错处。

     这些日子,她如履薄冰,战战兢兢。

     白日表现得无懈可击。

     一回到自己宫殿便累得不行。

     “阿妹聪慧,可有看出点什么?” 失散多年的姊妹好不容易相逢,吴贤特地开恩让芈夫人妹妹久居侧殿陪伴她,也不拘着对方出入宫廷,这份荣宠也是独一份的。

     妹妹抿了一口茶。

     “国有大丧,外有战事。

    ” 大操大办王后三人的丧事自然不是因为吴贤有多深情念旧——当然,外人也确实因为他的大度而对他赞誉颇多,爱妻爱子,慈父心肠,连儿子逆谋弑父都能原谅,谁能说吴贤不爱发妻儿子?不计前嫌给三人操办一场漂亮的身后事——真正原因是因为开战。

     芈夫人久居深宫,不是很懂二者之间的联系:“这……我倒是不懂,难道不是因为外头打仗,才要节衣缩食,精简开支,省下的钱粮支援将士吗?何必浪费在白事上?” 以往吴贤在外打仗,王后都这么做。

     由王后牵头,鼓励女眷生活简朴,吃穿住行都简单一些,节省下来的布帛钱粮拿去抚恤战死将士的妻儿老母,或者置办一批物资送往前线慰问将士。

    不多,仅聊表心意。

     芈夫人不喜奢华,每次都积极响应。

     吴贤还未登基之前,芈夫人一直帮着王后打下手,日日跟着,耳濡目染,也学了不少管家料理的本事。

    若非如此,吴贤建国之后,将中宫大权交给她代管,她也管不好的。

     妹妹说的,跟以往认知不同。

     妹妹耐心解释:“阿姊不要将两国战争想得多复杂,你只当是两户人家矛盾。

    姓吴的主人家丧妻丧子办丧事,上下服丧,隔壁姓沈的上来要将灵堂砸了,这是能砸的?” 以往还有大丧不可举兵的不成文规定。

     如今没这么讲究,道理却一
目录
返回顶部